农田建设的钱从哪里来?

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投入不足难题,近年来,各地农田建设管理机构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有效建设模式和融资机制,努力破解融资难题,出了不少实招、新招。

一是争取增加财政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政府投入是农田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2020年在中央财政十分困难、许多支出大幅压减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总额达到867亿元,增加近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强,特别是河北、江苏、山东、河南、湖南、四川等省份地方财政亩均投入超过500元。2021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在积极争取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努力比202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二是用好用足土地出让收入和新增耕地收益。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文件,推动通过新的资金渠道增加“三农”投入,关键是要让政策落地见效,见到“真金白银”。比如,要积极探索土地出让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办法路径,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比例。要注重利用新增耕地指标收益的政策红利,综合利用农田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潜在的新增耕地指标显性化,通过规范渠道将指标调剂收益切实用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来。同时,要加强各渠道资金的统筹衔接,避免挤出效应,确保总量增加。

三是发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债券。2020年,农田建设领域的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江西、山东、四川等9省份发行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一般债等近200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中央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明确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今后一个阶段,农田建设领域利用政府债券资金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发挥财政资金“药引子”作用,积极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元投入模式,引导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此外,一些地方还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