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公开珍藏典籍证实,1899年“马克思”首次译成中文


北大展览显示,1899年出版的《万国公报》最早把马克思的名字翻译成中文 驻京记者柯立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4日北京讯(驻京记者柯立)5月4日,北京大学庆祝建校120周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整理展出了一批珍藏的马克思主义典籍,不少文献是首次公开亮相。

马克思的英文名及其学说究竟何时传入中国?这在国内学界曾引发热烈讨论,比较主流的有1898年、1899年和1902年三种观点。长江日报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在北大马克思主义珍藏典籍展示柜中,放在最前面的是1899年出版的《万国公报》第121期,展览中专门翻开了其中《大同学》第一章,并在旁边的复印件中用红笔标注了提及马克思的文字。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院内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 驻京记者柯立 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时,参观了“北京大学与马克思主义主题展览”,并走进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察看馆藏马克思主义典籍。北大老师介绍,这是目前存世的,最早把“马克思”翻译成中文的史料,此前一直珍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没有公开对外。

世界社1907年出版的《近世界六十名人》,这是马克思的照片第一次在中国出版 驻京记者柯立 摄

紧随《万国公报》的,是世界社1907年出版的《近世界六十名人》,这是马克思的照片第一次在中国出版。不过,当时把马克思的名字翻译成了“马格斯”。

《共产党宣言》最早由谁翻译成中文?常见的说法是著名报人成舍我,1919年4月在李大钊和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第16号“名著”专栏中发表了以白话文进行了摘译。但北京大学此次现场展出的珍藏典籍显示:1919年出版的《国民杂志》第2卷第1号就是《共产党宣言》序言及第一章,由李泽彰译,当时的标题是《马克斯昂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展览还展出了《新世界》1912年第1、3、5、6、8期中,施仁荣译的《理想社会主义与实行社会主义》,这是我国最早译载的恩格斯著作。

此外,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陈佛突(即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以及民国时期的《共产党宣言》手抄本,此前深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中,鲜少与公众见面。

北京大学与马克思主义主题展览 驻京记者柯立 摄

北京大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正锐意创建世界级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2年4月,是中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9月,北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确定为全国“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1月经中央批准,北京大学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体建设,互相推进。

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于5月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 驻京记者柯立 摄

2015年10月,由北京大学马克主义学院发起并具体承办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成为全球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一次盛会。今年5月5日至6日,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北大举行,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10个论坛展开探讨,吸引世界各地学者参加。

【编辑:朱艳琳】

(作者:柯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