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军区土城乡车溪村一曲《哭嫁》持续感动24年的启示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乡土的越有生命力
3月17日,位于溪谷深处的车溪大舞台上吹吹打打,一对男女正在“拜堂成亲”。艺术指导黄传凤正在指导演员排练压台节目《哭嫁》。
点军区土城乡车溪村是湖北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散居村落,也是国家民委确认的第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1997年率先吃“非遗饭”,这是他们连续24年把这项土家婚俗搬上舞台,愈发散发出持久的艺术魅力。
“东方咏叹调”的文化密码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车溪民俗大戏演出有七八个节目,进入这个环节就到了高潮。胡兆莲是秭归人,2019年3月应聘来车溪做演员。因为个子高挑、专业素质好,成为新的“女一号”。现实中连男朋友都没有,但在舞台上已经“嫁”了很多次。
《哭嫁》是土家婚俗中的核心内容,唱词主要是新娘忆念父母养育之恩,叙表与亲人难分难舍之情。同时,又有对新生活惶恐的复杂心理,被誉为“东方的咏叹调”,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每一次演都当是第一次,把自己融入角色里,体会土家女孩出嫁那一刻的情感。”胡兆莲说,每次演出都有某种代入,也有新的感悟和体会,“不停地教会我在现实中要敬尊长、尚礼仪,做个品行端正的年轻人。”
乡土文化引领古村落走出深闺
车溪是一支土家人后裔避乱迁徙聚居的古村落,深藏在峡谷里,水车流转,古风俨然。
“村民不能守着这么有味道的特色古村落穷下去。”上世纪九十年代三峡旅游方兴,点军区政协主席陈茂义时任土城乡党委记,他说,乡党委千方百计引来资金,把车溪推上开发民俗文化的路子。
“这么多年,车溪乡土文化定位一直没有改变。”车溪村党支部老书记黄代龙说,这些年搞乡村旅游的村子起起落落,只有车溪走得久、走得远,文化名片越擦越亮,正是有乡土文化这个根供给营养。
民俗是乡土文化的最好表达者
同脱贫攻坚行动相衔接,我们的美丽乡村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全面振兴。
“民俗是乡土文化的最好表达者,”车溪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吴钢说,让乡土文化“活”起来,乡村将会更加有魅力,乡村振兴一定会有强劲的文化动能。“《哭嫁》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文化是魂,育人无声。
“这些民俗可以拢住我们的根与魂。”车溪村党支部书记黄昌发说,《哭嫁》不仅演给游客看,也演给自己看,提醒时刻记得我们是土家人,从何而来,去向何方。(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龄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