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李娟携新书前来,走进那一片《遥远的向日葵地》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7日讯(记者黄亚婷)当李娟以《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等文章闯入文坛时,作家梁文道说:“这是本世纪最好的散文。”花城出版社去年底将李娟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专栏结集出版,诞生了最新的著作《遥远的向日葵地》,今年4月,该书入选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联合推出的“2017中国好书”。

读李娟,不光是为了借由她细腻生动的笔触,在都市中神游广阔壮美的新疆,觅得一份原始朴素的田间生活情趣,而更在于随她一同暴露在天地之间,遇见万物,关怀我们所处的大自然,聆听它的生息;在这个过程中,也遇见了自己,在生活脆弱与艰辛的底色里,依旧明亮而乐观。

在那遥远的地方

李娟过去的文章都是写新疆的,那些事情不是虚构,她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成长时期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后来又跟着母亲在阿勒泰山区的牧场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有评论家说,李娟的作品都是用脚亲身丈量过的。

尽管早已搬到乌鲁木齐,长期生活在城市,但那些在牧场生活的经历,深刻影响着李娟,让她念念不忘。她写的所有关于阿勒泰的文字,牧场、羊道、向日葵地,那些牛羊狗,鸡鸭鹅,都是离开之后的追忆。敏感如李娟,即使时间和地域都发生了改变,也能准确将它们落于笔下。这大概就是浑然天成的写作能力。

作家朱天文在看完《阿勒泰的角落》后说:“我在台北,我读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议我同时就在李娟那唯一无二的新疆。”

每一个李娟的读者,都能像朱天文一样,在李娟的字里行间,去到那个遥远的地方。这本新作里描述的“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足足90亩。但书里补充,那一带有万亩耕地,不少是承包了上千亩的种植大户。相较起来,90亩倒少了。

那不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田园生活。尽管有湛蓝的天、金黄的葵花,有美到让人惊叹的一面,但劳动人民的天地,总是与汗水相伴,总是要看着老天爷的“脸色”,小心翼翼。全书48篇文章,处处都是不容易,大旱缺水、蝗虫肆虐、鹅喉羚啃噬,某一年的葵花地甚至不得不艰难地补种四次,以求不赔个底掉。某些经历,在都市人群看来,简直称得上“奇遇”,比如第一年里,他们一家四口,必须挤在十来个平方的地窝子里。那可不是冬暖夏凉,是不通风的环境,让夏天过得如蒸笼,鸡鸭狗从地面走过时,地窝子还会簌簌落土,一不小心,一碗白粥吃着吃着,就混着泥土成了黑粥……

但在那个遥远地方,独独不缺生活的热情。李娟的母亲,本书的主角,粗粝而纯真,坚韧又智慧。她养了大狗丑丑和小狗赛虎,养了鸡鸭鹅和兔子。黄昏时分,“一家人”会齐齐整整地去野外里散步,大地空旷无垠,他们热热闹闹。哪怕简陋的蒙古包,桌子椅子、盆盆罐罐都被拾掇得井井有条,甚至养上几盆绿植,让所有到访蒙古包的人啧啧称叹。物质再匮乏,精神仍是饱满的。

在那心灵的深处

李娟文章里写的,都是过日子。动人的是,她总包裹着细腻的深情与思考,小小一处细节,也能被她无限放大。她在后记里说,向日葵有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象征,更多时候,被人们视为激情与勇气,她虽然也想往这方面靠,但向日葵不同意,于是,她诚实地写下, 向日葵远不止开花时节灿烂壮美的面目,更多的时候还有等待、忍受与离别的面目。其实,向日葵哪里知道什么是等待、忍受与别离,这都是人的心灵投射。

她写母亲和边地人民,刻画着劳动人民的坚韧和辛劳,也写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密不可分又互相排斥”。她欣赏和依恋母亲,又与母亲有着不可调和的痛苦和矛盾,想要开口表达,却一次次始终没有;在观念上屡屡冲突,但看着母亲在屋子里忙前忙后,努力为自己安排好一切,又忍不住心头一暖,知道世上再难有这么爱自己的人。这是多少中国式父母和儿女的相处模式。

在无数次走过无人的空旷大地之后,李娟也会激烈地想象着脚下这片土地的命运。她感恩自然的馈赠,也反思人类的掠夺,她见过因过度榨取而干涸的河流,因不合理灌溉而“死掉的土地”,形容那“地面坚硬、发白。田埂却依然完整,一道挨着一道,整齐地、坚硬地隆起。于是整块地看上去像一片无边无境的白色搓衣板。”她关切地呼喊,大地的一切,对于人类而言,都不是理所应当的存在。

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李娟毫不避讳地展示内心的狂喜和乐趣;但她也把脆弱和尊严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无数遍讲述自己的孤独,又讲述千万人的千万种孤独,却发现在万物面前,越讲越尴尬,感到人类的微渺。

李娟赞美大地,赞美家乡,赞美世间所有,也爱着人间丰富、庞杂、又矛盾重重的所有滋味。她在天地之间的这些感悟,又何尝不是你我都有的生存体验。

记者手记:

李娟的另一种风格

李娟此前从不做见面会,但这次为了《遥远的向日葵地》,她辗转多地面见喜欢她的读者们,这次改变,她解释起来只有简单一句“因为之前说好的”。不过,纵观现场实录,很多问题,李娟的回答只有几句话或一两个字,花城出版社的麦小麦做活动主持人时,向读者们解释,李娟就是这种风格,跟她对话需要看状态。

《遥远的向日葵地》编辑檀木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李娟并不是一个难相处的人,她只是不太习惯暴露在公众之中。“李娟老师其实是一位很好合作的作者。”李娟后来也在微博发声,表示今后将彻底断绝各种采访活动,并解释:“其实是对自己的防备。对所有不稳定的,脆弱的交流的防备。”也许只有在文字中,李娟表达起来才最感舒展自如。

【编辑:祝洁】

(作者:黄亚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