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便民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3月19日,武汉大学卓尔体育馆内,武昌区疾控人员正在为师生进行接种。通讯员谌亲华拍摄

长江日报3月23日讯  自开展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以来,市民接种新冠疫苗需求连日提升,武汉各区均增加疫苗接种点,延长工作时间,方便市民尽快接种。23日,记者从武昌区疾控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已成立接种小分队,每10人为一组,将为接种量达300~400人次的社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真正做到打通“接种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接种新冠疫苗的需求,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扩面提速,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区不仅增设接种门诊,还为有需要的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增设临时接种点,或将移动接种车开到社区、单位办公地点附近提供上门服务。

23日上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一辆移动疫苗接种车正在工作,为该院医务人员、工地工人进行疫苗接种。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在接种工作台旁,放有两台智能冰箱,以保证新冠疫苗在规定的温湿度环境中储存。“按照规定,疫苗储存温度必须保持在2到8摄氏度的标准范围内。”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冰箱直接与疾控中心的冷链监控网络联网,一旦储存温度超出规定温度范围,报警信息会实时发送到工作人员的通讯设备,并上传数据,相关人员将立刻处理。此外,为了避免人群在接种车内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车内专门配备有空气净化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

3月19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号楼前,武昌区疾控中心正在疫苗接种车上开展接种工作。通讯员祝山惠拍摄

武昌区疾控中心主任谌亲华介绍,移动疫苗接种车是中国疾控中心与海尔生物联合研发而成,各项工作条件与各接种门诊条件相当,保证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实现了疫苗数字化接种管理,确保接种工作的安全性。目前,全区已有2000多人通过接种车完成接种。   

此前,武昌区疾控中心连续多日在武汉大学、湖北大学分别设置了临时接种点,方便高校师生进行接种。

“辖区居民多,大家打疫苗的积极性很高,考虑到不少人在下班后才能赶来接种,工作人员常常忙到晚上10后才下班。”硚口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缪学宇介绍,从3月12日开始,接种门诊开放时间为早8时至晚8时,全部人员投入到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最高峰时单日完成接种人次达1000多人。此外,中心医护人员还上门为部分企业职工接种。

临时接种点现场规范设置了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急救区,每个区域至少配备一医一护,并将负压救护车开到门口,以应不时之需,接种结束后,还需按照要求将现场进行细致消毒。街道也派出工作人员到接种点引导、服务居民。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介绍,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人可获得免疫力,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大范围传播和流行。

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手段,希望大家积极接种疫苗。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区分轻重缓急,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常态化防控与接种工作相统筹,依法审慎稳妥有序落实地方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更加安全、有序、有力地推进疫苗接种,逐步扩大人群的覆盖范围,尽可能让更多群众接种疫苗,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截至3月23日12时,武汉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160万人。(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编辑:余丽娜】




(作者:刘晨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