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博文物 | 凤首虎座铜提链方环

2006年6月,襄州区东津镇陈坡墓地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型楚墓,编号M10,出土各类随葬器物300余件,其中一对错金银凤首虎座铜提链方环精巧别致,与众不同。

馆藏文物

铜器篇

凤首虎座铜提链方环

方环一对,通高21.5厘米。一卧虎前、后足并联且铸成圆环状,各套一长方形环,两个长方形环的另一侧中部分别铸出短颈鸭嘴状鸟首和短尾,其中虎头外侧为鸟尾,虎尾外侧为鸟首。虎嘴衔环内套三节短链环,末端套一大圆环;虎尾上翘伸出长杆,长杆实为长颈,上端铸出尖喙短冠凤首,上顶一杯,内空,可能插装缨络。

顶端杯外铸、嵌错银质二方连续三角云纹,立鸟顶杆两侧铸变形羽毛纹,立鸟首上铸、嵌错金、银质点、眼、嘴、冠组成的鸟纹,颈上部两侧铸、嵌错金、银质勾连云纹。

虎头两侧铸有变形羽毛纹及圆点纹,同时铸、嵌错金、银质眼、嘴、鼻等组成的虎头纹。连环两侧铸有勾连云纹。

虎身两侧铸、嵌错金、银质勾连云纹。矮颈鸟首两侧及上面分别铸、嵌错金质眼圈及金、银质头部纹饰,鸟尾上面还铸、嵌错金、银质勾连云纹。

这对方环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虎尾上翘变身长颈立凤,反之,凤身以卧虎替代,凤、虎交融,凤上虎下,似与楚国独有的代表性漆器虎座鸟架鼓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楚人的图腾,被楚人视为神鸟,在考古发掘出土的楚国铜、玉、漆、陶器中大量作为装饰性图案或形象使用,且经常出现凤、虎共存的现象,但只要是二者共存,就是凤上虎下,或者说凤处于强势地位

有学者认为,因凤是楚人图腾,虎为巴人图腾,上述形象或图案的寓意与楚人征服巴人有关。

延伸

检索目前所见的出土资料,发现出土此类铜方环的墓葬极少,仅在荆州天星观M1、荆门包山M2、枣阳九连墩M1、长沙浏城桥M1等墓葬中出土过,各有一对。

其中荆州天星观M1和枣阳九连墩M1出土的一对形制基本相同,即均为长方形双环,一虎卧伏环上,虎前、后足分抓双环后、前端,虎足抓环及虎首均可活动,双环外端中部各有一相背长嘴鸟首,虎嘴衔一单环套五节连环,末端为一大圆环,嵌错红铜或金银纹饰;荆门包山M2、长沙浏城桥M1出土的一对整体形制相似,均为单长方形铜环,环上面两边中部铸相背对称两鸟首;不同的是荆门包山M2铜环一侧鸟喙上翘为长柄,长柄顶端杯形,内空,另一鸟嘴衔一单环套五节连环,末端套大圆环;长沙浏城桥M1铜环只在短边一侧铸纽接三节连环。杯外及鸟首、连环上铸云纹、綯纹。

从形制看,陈坡M10所处方环较后三者所处造型更为奇特,结构更为复杂,实际上综合了后三者的所有因素;且装饰纹样更为丰富,装饰效果更为突出。

目前,这种方环由于出土数量少,作用不明。从它们与大量车马器同出和随州曾侯乙墓、安徽舒城春秋墓等诸侯一级墓葬铜车軎上卡放单鸟首方环的情况分析,其很可能为车马器的一种,而且兼具了观赏和实用两种特性,是楚人浪漫主义思想在实物中的一个反映。

本文由襄阳市博物馆提供,原文刊于襄阳市博物馆编著的襄阳文物丛书《襄阳瑰宝巡礼》,阅读原文请查阅该书。

END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