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比拼”,让文物“活”在人们心里 | 长江评论

冯雪

随着三星堆“上新”,“全国文物大battle”战况愈演愈烈。“认亲”“PK”……各地博物馆纷纷出战。面对中华文物的巅峰对决,网友大呼过瘾,纷纷搬好小桌板,等着被“投喂”这场中华文化的饕餮盛宴。

国宝大“比拼”,不仅唤醒了沉睡的文物,还邀请它们加入到了文化的大舞台。这些常年被摆放在博物馆的国宝,如今在社交网络上活跃非凡,让人们看到文物究竟可以多可爱。湖北省博物馆的首批“选手”中,唐·三彩天王俑的“外卖小哥”形象让人忍俊不禁、100万年前郧县人头骨被打扮成了一个搞怪的老头儿、曾侯乙编钟的配文使得画面感十足……各省博物馆对自家宝贝的“萌”化宣传,着实圈了一大波粉。

如果我们有一双五千年的眼睛,就会看到,这些文物在“活着”的时候,也都是普通生活场景,不过它们是几千年时光中的某一瞬,正如我们也将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那样。 

文化源远流长,通过文物落在器物上。文物实在不该是冷门,它就是我们文化基因的盛放器。如果文物离普通人太远,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它们。互联网时代,接地气的文化传播方式让文物“出圈”,吸引了人们深入地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

近年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如果文物会说话》,再到《典籍里的中国》,这种将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创新方式,让文物史藉以灵动的方式与观众平行对话。观众观看的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一段微视频,更是承载着家国情怀的文化体验。人们在了解国宝文物时,也较为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和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去年,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好成绩,执意报考考古专业引发热议。最后,以各省考古研究所相继给钟芳蓉寄文物图录、文创产品的暖心结局结束。在钟芳蓉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这些国宝文物对大众目光的渴求。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第100周年,我们更加注目国宝文物,不仅是因为我们民族自信和文化修养的提高,而且是我们在国泰民安中对民族魂的找寻与涵养。

【编辑:丁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