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潭秋:数次挽救危局,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长江日报讯 3月23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已是春暖花开。陈潭秋故居纪念馆位于村湾中央,绿丛环绕着门前一湾池水。不少外地游客来到这里,敬献鲜花,缅怀先烈。

陈潭秋故居纪念馆铜像广场上的陈潭秋像以他身着西服、眺望远方姿势为造型。长江日报记者钟磬如 摄

陈潭秋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896年,他出生于这里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在学生时代就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从这里走出。在20多年革命生涯里,他殚精竭虑、舍生忘死、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对党无限忠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潭秋。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离休教授、湖北省陈潭秋研究小组组长陈乃宣说,陈潭秋生前曾著文号召青年:要有狮子般的健壮体格,锻炼成钢铁般的身躯,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要有猴子般的敏捷,锻炼成活泼可爱、智勇双全的战士,更好地完成抗日救国的任务;要有骆驼般的任重负远、任劳任怨,锻炼成百折不挠、刚强无比的革命战士,实现民族的独立解放。“这也是陈潭秋自身的真实写照。”

陈潭秋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后辈学习、继承和发扬。

“学习、学习、再学习”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陈潭秋始终是一位怀抱理想、实践理想的革命志士。他名澄,字云先,号潭秋,在少年时期就立志“要正直为人,为民众办事终生”,做一个“澄清浑浊的世道”的人。

1916年,陈潭秋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他非常关注国家前途和命运,研读进步书刊,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认为,拯救中华还是要用先进的思想去改造社会,首先要沟通世界文化。为此,他决定攻读英语,作为他寻求先进思想的一种途径。

1917年十月革命后,陈潭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他认定,为求得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投身反帝爱国斗争的洪流,成为武汉地区学生运动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1920年春,陈潭秋、董必武等人创办私立武汉中学,以培养革命人才为宗旨,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他们很注重深入到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众疾苦,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了把革命青年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目标、有纲领的领导核心,陈潭秋和董必武等人建立了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湖北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陈潭秋和董必武作为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与会。

陈潭秋选择共产主义革命道路,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理想,将个人前途融入民族前途。在20多年革命生涯中,他始终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对国民党的认识等方面有许多精辟论述。他主张“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精神,正确把握革命理论并应用于实践,把理论和实践“打成一片”。

求真务实 勇于担当

在武汉度过最初革命岁月

陈潭秋次子、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志远曾回忆:“父亲牺牲后,周总理说,潭秋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有一个很大特点,经常受命于危难之时。他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每次都能在形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正确应对,挽救危局,避免和减小了党的损失。”

这正是陈潭秋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精神。

武汉党组织在创建初期遭到军阀政府的破坏,陈潭秋支撑危局。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曾回忆:“1921年春,党团工作均由潭秋负责。在此约8个月的时间中,无经费、无计划,潭秋则坚持将党团发展工作做好。”

现在位于武昌都府堤的中共五大会址曾是中华路小学潭秋校区,始建于1918年,当时是一所新式学堂——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高万娥介绍,1922年春,这所创办不到4年的学校迎来了当时的中共武汉区委负责人陈潭秋。“他当时担任五年级老师,教国文和历史。1922年春至1923年5月、1924年夏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陈潭秋偕夫人徐全直就在这里,以教书为掩护,坚持做党的工作。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中,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一度成为湖北革命运动的指挥机关。”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进行了血腥镇压,公开悬赏通缉陈潭秋、林育南、许白昊、项英等共产党员和工会领导人。陈潭秋临危不惧,坚持负责办理善后,重建组织,使党团组织继续发展,工会的地下活动没有中断。

1926年北伐军进攻武昌城之时,陈潭秋领导群众在城内粮食断绝的情况下积极策应、坚持斗争。这也是北伐军攻克武昌城的原因之一。当时担任叶挺独立团参谋长的周士第回忆道:“陈潭秋同志在武昌城内领导对敌斗争,对瓦解敌军、争取敌军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武昌城里的敌军中有士兵和军官愿作我军攻城的内应,给我军攻城创造了条件。”

数次挽救危局 对党无限忠诚

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中共中央决定陈潭秋赴江西开展工作。他被推选为江西省委书记,领导江西省委为南昌起义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起义军撤出南昌后,反动势力加紧了对工农群众的迫害。陈潭秋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继续留在南昌领导中共江西省委,坚持地下斗争。

高万娥介绍,由于过去就受右倾错误思想影响较深,当时的江西党组织基础不牢固。在白色恐怖下,江西很多基层组织都瓦解了。江西省委虽然隶属长江局领导,但实际上已经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陈潭秋领导下的江西省委基本是独立开展工作。“他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领导着全省各地的革命斗争,开展对江西党组织的重组和整顿。”

经过几个月努力,江西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基本走上正轨,党组织不断恢复、发展和壮大。

1928年,顺直党组织在政治和组织上出现严重危机,陈潭秋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两次前往开展巡察工作。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顺直省委状况的分析“比较中肯、符合实际”。

经过陈潭秋和刘少奇等人近一年努力,顺直省委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北方党组织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29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报告纲要指出:“整个顺直党的生活向着发展工作的路线上前进。”这是中共中央对陈潭秋巡察顺直省委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态度。

这一时期,陈潭秋遵照党的指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突破层层阻碍,先后前往青岛、满洲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些地区的工农群众斗争和党的工作作了较全面的深入了解,提出一系列意见和建议,分别向党中央报告了巡视中了解到的情况,为中国共产党开展胜利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1934年,陈潭秋担任中央苏区第一任粮食部部长。当时处于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之后,在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下,中央苏区的面积逐渐减小,粮食需求却不断增加,征粮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开展。

陈潭秋坚决而灵活地执行中央政府的筹粮、借谷政策,筹集到了红军和苏维埃政府急需的粮食,极大地保障了红军坚持战斗和长征的给养。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下担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境况下,他突围到闽西开展游击战争,并在战斗中负伤。

1939年5月,陈潭秋奉命从莫斯科返回延安,途经新疆,暂留乌鲁木齐。中共中央电示陈潭秋,让他留在新疆工作,准备接替邓发担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

从1939年5月来新疆到1943年9月血洒天山脚下,是陈潭秋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这段历程仍然是异常复杂困难、充满艰辛斗争的过程。

这一时期,陈潭秋抓紧对“新兵营”的训练,为抗日前线输送人才,并领导新疆的中共整风运动。在新疆局势严峻的情况下,他向中共中央提出了挽救新疆的若干针对性建议,并有计划地安排中共在新疆人员的撤退。他和办事处少数工作人员则最后走,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陈潭秋故居纪念馆馆长丁海舟说,陈潭秋参加党的工作以来,对党无限忠诚。“他总是服从组织。党需要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他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夙夜在公 无私奉献

红色家书彰显家国情怀

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陈潭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甚至遥远的莫斯科。他不辞辛苦、不计得失、无私奉献。

在早期的革命事业中,陈潭秋把自己的家作为革命活动的场所。黄冈最早的党组织和农协组织都是在他的家中成立的。大革命失败后,他的家被反动派付之一炬,一家老幼流离失所。

在陈潭秋的教育和引领下,八弟陈荫林、妻子徐全直、二哥陈防武以及侄子陈华烺都走上革命道路,并献出了生命。加上早年牺牲的五哥陈树三,一家走出了6位共和国烈士。

丁海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如今的陈潭秋故居纪念馆是1979年在他家原有地基上重建的。陈潭秋自1927年离别家乡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如今的陈潭秋故居纪念馆是1979年在他家原有地基上重新修建的,为青砖瓦房。长江日报记者钟磬如 摄

在纪念馆,观众可以看到陈潭秋写给三哥、六哥的一封托孤家书:“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了生活南北奔驰,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子送托外家抚养去了。”陈潭秋夫妇为了革命工作,无法照顾年幼的孩子。当时,妻子徐全直又快要生产了。于是,陈潭秋问:“不知六嫂添过孩子没有?如没有的话,是不是能接回去养?”他还拜托:“诸兄及侄辈如有机会到武汉的话,可以不时去看望两个可怜的孩子。虽然外家对他们的痛爱无以复加,可是童年就远离父母终究是不幸啊!”

令人唏嘘的是,信中提到的徐全直在生产后两个月就不幸被捕,后在南京雨花台被杀害。

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陈潭秋对革命事业的追求和奉献、对亲人儿女的愧疚和思念藏于字里行间,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和家国情怀。

时光荏苒,陈潭秋已经离开我们78年。然而,他崇高的精神风范早已成为我们共同的红色记忆。

陈潭秋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他的三子、年过古稀的陈楚三卖掉了仅有的房产,捐资100万元,在陈潭秋中学设立师生奖学金,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用这种方式来延续陈潭秋的家风和奉献精神。

(长江日报记者钟磬如 通讯员刘翔)

【编辑:贺方程】

(作者:钟磬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