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汉阳30家企业深入高校寻求科技创新“外脑”

长江日报3月26日讯 “企业创新发展,太需要及时得到高校研发能力、人才团队的助力了!”25日、26日两天,汉阳30家工业、科创类企业的40余名技术负责人分两批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和相关研究团队负责人对接,寻求科技创新“外脑”支持。两天下来,好几家企业已经与高校科研团队“看对了眼”,亟待后期深入沟通能“牵上手”。

3月26日,汉阳区15家科创型企业技术负责人,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参加校企对接活动,参观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校科研团队负责人对接洽谈科技创新合作。

今年,武汉市汉阳区科学技术与经济信息化局启动“企业高校行”活动,第一站就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该校科学技术发展院给力支持,结合汉阳区产业特色,组织了工程设计与建造、资源与环境、新材料、智能制造、光电子、生命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科研团队参与对接。

3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学院、环境学院、建规学院的11位科研团队负责人和汉阳15家企业技术负责人见面,9位专家精心准备PPT,针对性介绍各自研究方向。

25日,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学院、环境学院、建规学院的11位科研团队负责人和汉阳15家企业技术负责人见面。其中9位专家精心准备了PPT,针对性介绍各自研究方向,比如桥梁安全监测、数字建造、绿色健康人居环境技术、水质安全与污染控制等,很多项目不仅切合需求前沿,也较为利于产业转化。

“高校团队的科研方向,正好切合我们正在苦苦探索的科技创新方向。”专家介绍结束后,武汉汇科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陈琴立刻找到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教授沈文爱进一步交流。

她说,公司近期正在做“北斗+BIM在市政道路及桥梁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这和沈老师所在科研团队正在做的“长大跨桥梁减隔震控制、安全监测、新材料体系研究”方向非常切合,很希望能和对方合作攻关。沈文爱告诉记者,他们团队确实可以有效参与该项目,“我们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优势,技术研发层面可参与,团队将尽快与企业进一步洽谈合作细节。如能合作开发基于北斗系统的大跨度桥梁安全监测技术,将很好地应用于长大桥梁的健康监测。”

除了项目联合攻关,企业还希望得到高校的人才、研发能力的支持。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副院长张艳涛说,希望这样的校企对接形成常态,企业有机会和高校团队沟通了解,未来能形成战略伙伴。

3月26日,汉阳区15家科创型企业技术负责人,和华中科技大学科研团队交流对接。

26日,汉阳区第二批涉及光电子、新材料、计算机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技术负责人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实地参观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与该校机械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工、光学与信息通信、生命技术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等6大学院及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科研专家交流对接。

“创新链、产业链要融合发展,打通产业链痛点、创新链堵点,高校有责任和担当。”华科大科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主任主管张早雄说,为了做好和汉阳区企业的对接,学校精心组织,“派出了重量级的科研团队,老师们也都非常重视,把最好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都亮出来,希望能结合企业的具体产业需求和痛点,让高校研究更好服务社会发展,让校企合作更有成效。”

据悉,汉阳区科技局将继续深入推进“企业高校行”活动,搭好“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做好校企对接服务,助力汉阳全力打造武汉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新支点”。

(长江日报记者肖娟 实习生龚伊勤 通讯员罗鸣凤)

【编辑:胡之皓】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肖娟 实习生龚伊勤 通讯员罗鸣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