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前,九旬老人缅怀亡妻,“以后我的名字也会出现在这里”

王汉平老人在一排排的名字中间找到老伴的名字。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摄

长江日报3月26日讯 3月26日,是武汉市第15个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日。在石门峰纪念公园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前,94岁的王汉平老人在一排排的名字中间,很快地找出老伴的名字,久久驻足。

自2000年武汉市启动遗体捐献工作,全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1.45万人,实现“捐遗”2900例,使1500多位生命垂危的患者得以重生,使2600多人重见光明,并极大地推动了教学和科研进步。 

九旬老人在老伴的名字前久久驻足

“以后我的名字也会出现在这里” 

26日一早,94岁的王汉平老人来到石门峰纪念公园,在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一排排的名字中间,很快地找出老伴的名字。“这是我老伴,以后我的名字也会出现在这里!”老人爽朗地笑道,并不忌讳谈论生死。

王汉平是武汉市疾控中心一名老疾控人,有着40多年的党龄。2009年5月10日,他说服老伴程璧珍一同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在王汉平眼里,两份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表,是老两口相伴一生一起做的无数决定中最重要的一个了。

2012年底,程璧珍因病去世。“履行承诺的当晚,我的内心是难过的。不过转念一想,我们的初衷就是人要活得要有意义,即使是离开人世间。”王汉平说,后来妻子的遗体被送往同济医科大学作为教学科研使用,“程璧珍”三个字也被永远镌刻在石门峰名人公园内遗体捐献纪念墙上。每年3月26日,他都会和子女一起,到这里祭奠老伴。

王汉平和程璧珍共有四个子女,王怀南是王汉平的三儿子。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父母亲处世豁达,凡事总是多为别人着想。当年父母亲提出捐遗想法的时候,子女们原本是不赞成的,最终没能拗过两位老人。如今耳濡目染,大家也都改变了心意,人去如灯灭,不如把有价值的器官留给世人,这也是生命的延续。

武汉实现“捐遗”2900例

使1500多人得以重生,2600多人重见光明

3月26日,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扩建后的武汉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竣工投用。

“当我的灵魂离开身体,请不要为我悲伤……”“在这个幸运的世界上,最罕见的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纪念碑前,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基层党员顾俊芳、李佳蕊和武汉大学医学院学生们一起朗诵诗歌,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们。据了解,自2007年武汉市政府将3月26日确定为“武汉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日”以来,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市民自发赶来,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武汉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由两部分组成:主碑高9.9米,以心形和星光为主题;纪念碑后的纪念墙上镌刻着捐献者的名字,寓意千古流芳。2019年,武汉市对原纪念碑及其广场进行改造,新的纪念墙长50米、高3米,可以容纳50万个名字。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骆钢强介绍,武汉市于2000年开始开展遗体捐献工作,当年仅有一位名叫李佩兰的捐献者。截至目前,武汉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1.45万人,实现“捐遗”2900例,其中角膜捐献1319例,皮肤捐献42例,器官捐献533例,人脑捐献132例。这些器官和组织,挽救了1500多位患者的生命,使2600多人重见光明,并极大地推动了教学和科研进步。

“这些器官捐献者中有省部级领导,有院士,有将军,也有普通市民,他们生前的身份千差万别,都变成了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缅怀。”骆钢强说,尽管遗体器官捐献快速发展,但相对于医疗临床的缺口仍然捉襟见肘。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遗体器官捐献事业中,倡导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提倡“后事新办”,将爱传递下去,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重生”。(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通讯员吴旭晴)

【编辑:余丽娜】

(作者:武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