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企业负责人谈国家战略的企业担当 用中国优势助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会长、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项明武:

让“武汉设计”享誉全球

作为全国重要的工程设计中心,武汉勘察设计综合实力居中西部第一,全国七成的高铁、七成的大桥、九成的硅钢生产线,以及占据全国1/3的重点工程,均来自武汉设计。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通过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武汉勘察设计企业,输出自主技术、装备和工程建设服务。

作为武汉勘察设计重点企业,“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冶南方加速海外布点,提升海外市场开发的本土化水平。截至今年,已同俄罗斯、印度、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土耳其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在冶金、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雄厚实力。在海外设立的印度公司已进入实体运作,俄罗斯代表处正在加速推进。

今后,中冶南方将联合武汉各勘察设计兄弟企业,更多元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共同擦亮“武汉设计”名片,让“武汉设计”享誉全球。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自明:

让他们共享中国发展成果

“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建设极为迫切,这给中铁大桥局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前景。

中铁大桥局多年来一直把“走出去”作为发展战略之一。进入21世纪,我们开始真正参与国际化市场竞标。2000年开始,先后在孟加拉国承建10座桥,目前帕德玛大桥正在建设,这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担的最大桥梁项目。截至2015年底,我们在摩洛哥、赞比亚、孟加拉国等地的在建项目共11项。

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文化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潜力以及自然资源,我们找出他们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利用我们30多年高速发展形成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去帮助和指导他们,让他们共享中国发展成果。

同时,让当地百姓在建设中获得就业岗位。把握机遇多渠道筹资,适时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为当地“输血”和“造血”,形成“共创共享”发展模式。

大桥局正在联合桥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与武汉和湖北企业“抱团出海”。如今,“一带一路”正成为我们的巨轮,相信这艘巨轮可以带我们走得更远更好。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凯:

完善布局转变为跨国公司

上世纪70年代,葛洲坝集团成为我国较早“走出去”的企业。近年来,我们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完善全球市场布局,正在实现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的转变。

今年上半年海外中标408.8亿元,位居湖北对外工程承包企业之首。截至今年8月,葛洲坝集团在“一带一路”上的海外项目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建工程项目40多个。

我们积极参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可以为全世界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努力打造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全球名片”。

下一步,企业将加强“一带一路”市场顶层设计,创新区域市场开发模式,实现国际投资和国际承包“双轮驱动”。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华元:

全球配置资源担当国家使命

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在国际竞争中砥砺磨炼,方能勇立潮头。全球化形势下,中建三局将乘“一带一路”东风,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东南亚、南亚、北非,均可见中建三局“走出去”的累累硕果:“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巴基斯坦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木尔坦段),非洲第一高楼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建三局海外拓展确立了更高目标:短期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实施,确保实现企业“十三五”规划中海外营收占比8%的目标,达到ENR国际工程承包商一百强标准;长远而言,作为中国建筑行业标杆和国内最高水平的建筑国家队,将坚决肩负起国家、行业以及央企子企业的责任和使命,争当踏浪海外市场的排头兵,使企业的理念、视野、机制、团队、文化等全面与国际接轨,提高企业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敏:

更多参与国际竞标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优先建设领域。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上大有作为,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勘察设计企业处于基础设施产业链的源头,作为国内最早以桥梁为主的勘察设计企业,中铁大桥院参与海外独立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尝试现代桥梁的各种类型。随着中国桥梁技术及装备的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中铁大桥院相继在缅甸、泰国、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摩洛哥、赞比亚、加纳等国承揽了一批桥梁道路勘察设计任务。根据中铁大桥院“十三五”海外发展规划,正在跟踪、参与俄罗斯、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巴拿马等国家的项目。

未来,我们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把握时代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断培育国际市场经营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参与国际工程规划咨询和勘察设计竞标,促进中国技术、中国规范走出去。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

多国在推行“中国标准”

近年来,长江设计院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0个国家已开展或正在承担水利水电、输变电、水运码头等勘察设计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

我们充分发挥在三峡、南水北调工程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依托拥有的水利水电核心技术优势,密切跟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的流域市场。

作为一家从事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咨询的大型企业,业务模式单一,必须与大型国有公司组成“联合舰队”,形成“中国创造”的聚合效应。先后与中电投、三峡集团公司、葛洲坝集团等成功合作。

在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中,我们让“中国标准”走出国门。如今,在秘鲁、厄瓜多尔等国的项目中,我们也正在推行“中国标准”,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和使用“中国标准”。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占江:

“一带一路”核心在于互联互通

中国一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参与了20多个国家的海外项目。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需求较大,而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走出去”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不仅为当地吸纳就业、增添市场经济活力,还能有效填补产业空白。

2015年,一冶承建了“一带一路”重点开局工程——巴基斯坦旁遮普省EPC光伏发电项目,刷新国内外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建设纪录,满足当地近20万用户的家庭日常用电需求。我们在科威特、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等国家的项目都得以快速推进。

“一带一路”的核心在于互联互通。作为驻汉央企,我们将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持续改善当地生态和生活条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使当地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当地劳动者技能,不断为沿线国家谋求福祉。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世峰:

在沿线国家承建66项重大项目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构建更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集中体现。

1982年以来,中交二航局积极实施“走出去”和“海外优先”战略,依托中国交建、中国港湾、中国路桥“一体两翼”三个海外经营平台,在“一带一路”22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66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为进一步提高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撑能力,我们要打造国际知名的二航“桥品牌”,进一步塑造水工、公路、铁路、盾构等品牌。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依托海外平台,完善海外市场布局;强化完善人才、薪酬、资源配置力度和配置结构;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为依托,强化与商务部等机构的沟通;尝试更多的企业联盟和产业链上下游联盟,携手走出去;推动中国文化和二航企业文化在当地的交融,做“一带一路”战略的践行者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卫东

联合多方搭建“中欧之桥”

东风设计研究院依托40余年来在汽车领域的技术积淀,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海外项目设计、总承包金额约占全院总承包项目金额的30%。

“一带一路”战略号角吹响后,中标印尼小康汽车有限公司3万辆汽车总承包项目。该项目今年12月投产后,将实现年产3万辆MPV、微型卡车能力,填补当地市场空白。此外,东风院的触角还伸向保加利亚、肯尼亚、赞比亚、马里。

为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东风院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武汉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等出资组建投资公司,搭建中国孵化器行业连接欧洲的桥梁。

东风院的海外市场已经打开,犹如一艘大船从江河驶入浩瀚海洋。面对不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人文社会环境带来的新考验,东风院将通过务实合作,有效规避风险,规范国际市场项目管理,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力争尽早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国际型工程企业集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