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91岁老兵照料瘫痪老伴儿27载,她离世前从未长过褥疮

长江日报3月30日讯  “老伴儿,你安息吧,不用再操心了。”29日上午11时许,91岁的孙曰崇有些吃力地挪着腿,摇摇晃晃地走到老伴儿墓前,慢慢弯下腰敬上鲜花。这位武汉市军休四中心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照料瘫痪老伴儿二十七年,直到去世前她都没有长过褥疮。

两人赶在入朝作战前完婚

孙曰崇出生于辽宁省,家里穷加上弟兄多,初中没读完他就辍学当起了长工。为这家播种,给那家收割,一年到头,村民们总会看到这位勤快的小伙儿埋头在地里干活,同村女孩迟长芝的父母相中了他。

“头发黑油油的,扎着两条大辫子。”经过媒人介绍,一个初春的上午,迟长芝独自来到孙曰崇家中。从那以后,两人经常在田间地头见面。“害臊啊,见了面我们都红着脸,半天没话说。”

孙曰崇18岁那年,解放军来乡里招兵,他没多想就报了名,随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了海南,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解放武汉和海南岛等战斗。“已经定了亲,去当兵她没说什么,响应国家号召嘛!”

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朝鲜战争爆发,孙曰崇所在部队接到命令赴朝作战,被编入志愿军40军120师359团。岳父和岳母得知后,带着迟长芝赶到中朝边境安东(今丹东),抢在志愿军入朝前夕让他们完婚。

瘫痪在床却“走”了12年路

“能活着回来,真是命大。”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孙曰崇参加了五次战役,因作战勇敢两次荣立三等功,腿部曾负过伤。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他随40军第一批回国。“我们乡里大概有2000人当了兵,活着回来的只剩2个,除了我,还有一个落下了残疾。”

回国后的孙曰崇,一直在部队工作,因为工作突出又立过两次三等功,后来调至原武汉军区直到退休。退休没过几年,罹患脊髓肿瘤的迟长芝病情突然恶化,肿瘤切除后出现脊髓钙化,导致神经粘连,肚脐以下全部瘫痪。

孙曰崇跟老伴儿的合照。通讯员阳成城 供图

“她是蛮乐观的人,以前每天我们都出去走走,一下子不能动了,只能哄着她了。”孙曰崇说,老伴儿瘫痪在床情绪低落,自己只能寸步不离地给予她鼓励,出门买菜都是快去快回。

为防止肌肉萎缩,孙曰崇自创了“被动运动法”。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他都会抬着迟长芝的小腿,来回活动100下,左腿活动完了再抬起右腿运动,看上去就像是在走路。晚上睡觉前,再次重复同样的动作,每次运动要花上1个小时左右。这样特殊的“走路”,他们坚持了12年。

27年每晚为老伴儿翻两次身

在武汉市军休四中心老兵居住的小区,每天夜里,2号楼一单元的3楼总是会亮起两次灯,这是孙曰崇在起夜为老伴儿迟长芝翻身。为了卧床时舒服些,他每次会用上十个海绵垫,换着角度垫在老伴儿身体的各个部位。

买菜做饭、换药擦身、足底按摩……除了自创的“被动走路”,孙曰崇还跑到外地花钱学了气功和推拿按摩,坚持每天两次为迟长芝全身按摩。不离不弃照顾瘫痪老伴儿,孙曰崇成了军休老兵们口中夸赞的“模范丈夫”。

孙曰崇的儿子告诉记者,母亲迟长芝先后10多次住院治疗,无论酷暑寒冬,父亲每次都会到医院照顾,医生看到他年纪大了好心劝说,但谁也劝不住。清明扫墓时,腿脚不好的孙曰崇,总是坚持自己弯下腰插香献花,儿女们想代劳都不行。“母亲瘫痪到去世前的27年里,肌肉都没有出现萎缩,身上一个褥疮都没长过,甚至没擦破一点皮。”

“几十年夫妻一路走来不容易,相助相扶是应该的,年轻时我将精力献给了部队和国家,剩下的时光我应该陪着她。”孙曰崇说,夫妻俩经历几十年风雨,照顾好老伴儿是自己的责任。“她是我的妻子,就应该好好待她。我不照顾她,谁来照顾呢?”   (长江日报记者徐锦博 通讯员闻铁军 阳成城)

【编辑:余丽娜】

(作者:徐锦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