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精准调度,南湖街道“盘”顺共享单车

        建安街站地铁口前,共享单车摆放整齐有序。

        每天早晚高峰,共享单车“淤积”在地铁口,影响市民出行和周边居民生活,小区门口却一车难求,这种共享单车的“潮汐式现象”困扰各地已久。面积2.67平方公里的南湖街道,有28个小区、3个商业广场,居民7万余人。2018年地铁开通后,该区域共享单车的使用量急剧增加,建安街站客流量在全市地铁站点中一度位列第四。今年3月以来,南湖街道联合共享单车企业,精准施策、科学调度,有效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满足居民“最后一公里”需求,“盘”顺了共享单车管理难题。

        南湖街道志愿者力量参与共享单车秩序整治。

        管理难题

        共享单车堆积在地铁口

        “之前我们一排门面都在反对、投诉,共享单车太多了,乱停乱放,乱到什么程度?我店门口有个分类垃圾桶,经常被共享单车挡住,垃圾都丢不了。”地铁建安街站B出口附近经营一家彩票店的郭女士说,她和邻居多次投诉,职能部门进行了相应管理,但还是治标不治本,“好不了一会,又乱了。南湖人流量大,有的人赶着上班,把单车一丢就跑”。

        这一乱象给城市管理提出难题。南湖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城管队员称,大量共享单车堆积在地铁口,严重占道,有些人行道被单车占据,行人在单车间避让行走,很容易摔倒,有人干脆走到非机动车道上,更是危险。城管队员充当临时调度员参与挪车,但人少车多,管不过来。

        南湖街道社区能人多,志愿者队伍长期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服务活动,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南湖大妈”见此情形,坐不住了。这支来自都市桃源社区的志愿者队伍是出了名的热心,社区里里外外的事,她们都乐意管上一管,共享单车的难题她们也看在眼里。“车子堆得影响市民出行,我们就经常来帮忙,排班来摆放。”队长杨晓青说,在“南湖大妈”的引导下,片区共享单车用户有了自觉性,停车更为规范,但共享单车的“潮汐式现象”依然存在,“早上七八点上班的居民把共享单车都骑到地铁口了,9点出门的居民没单车骑,他们也有意见”。

        摸清底数

        到底需要多少共享单车

        靠用户自觉和志愿者服务,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要解决潮汐式困局,还得靠有效调度来治本。3月开始,南湖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对美团、哈啰、青桔三家公司的共享单车进行了精准摸底调查,调查数据包括在南湖辖区投放单车数量、车辆点击率、地铁口分时新增数量、区域施划停车线长度、可容纳单车数量等基础数据,并一一进行了统计。

        武昌区门前三包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称,南湖街地铁口单车乱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在于社区建成较早,道路条件和相应规划不足,“简单说就是地铁站少了、停车的位置也小,基础条件不行,这个是最难管理的部分”。仅地铁建安街站ABCD四个地铁口,上班高峰期聚集的共享单车至少5000辆以上,经统计,除开停放居民自有电瓶车和自行车外,南湖街道用于共享单车停放长度约为400米,只可容纳单车数量2000辆左右。

        南湖街道综合分析研判,“潮汐”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共享单车企业管理失序。找到症结,街道联系单车企业,了解各公司单车客户每日需求基数,将该片区单车停车位施划纳入工作计划,并立即着手组织实施。3月10日,南湖街道组织3家共享单车公司负责人召开会议共同商议,结合市民骑行实际需求、高峰期大数据图谱以及道路容纳能力,3家单车公司达成共识:减存量、保用量。3家单车公司立即行动起来启动片区过剩单车转运工作。街道积极主动配合,辅助3家公司开展清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经过一周左右的集中清理,片区单车数量明显下降,累计转运共享单车6400多辆,地铁口淤积现象明显好转。

        “南湖大妈”志愿者。

        精准调度 

        将车辆运到最需要的地方

        在总数减少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如何满足居民需求?为什么总是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需要智能管理,精准调度,提升单车使用效率。南湖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在对高峰期地铁口共享单车分时流入和流出数量进行精确统计和分析之后,通过单车公司大数据系统了解点位实时车辆数量,对单车需求旺盛的点位进行精准调度,及时将地铁口单车向这些点位转运,满足居民出行需要。

        南湖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城管队员在地铁口进行数据统计,从早高峰7点到9点,10分钟一个时间段,统计地铁口来了多少辆单车,绘制出精准的单车流入图;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平台通过统计车是从哪个小区流过来的,就能得知该小区居民对单车的需求量,发现不足,就调度车辆往那边转。上班时间很少有人把车从地铁站骑到小区门口,通过这种精准调度,既减少了地铁口的车辆存量,也让居民出门有车骑。”

        南湖街道还在片区寻找合适点位建立共享单车分流“蓄水池”,在地铁口车辆“淤积”过剩时及时启动“微循环”,将过剩单车转运至“蓄水池”,达到分流效果。“条件摆在这里,老百姓有需求,那就只能多转运。这要靠共享单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时调运,投入人力把车运到更需要的地方。街道也尽力降低企业的运维投入,为单车寻找转运距离最短最优化的‘蓄水池’,现在我们在虹顶花园旁边找到了‘蓄水池’,有大量车位可供使用。”

        摆放有序

        三方合力文明用车成习惯

        目前,南湖街道片区单车停车位施划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效果,南湖街道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充分发挥南湖邻里文化和志愿服务等品牌影响力,在辖区广泛宣传,倡导居民文明使用共享单车;二是继续发动辖区社会组织、下沉党员、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参与共享单车秩序整治,特别是路面车辆摆放、小区“僵尸”自行车清理等;三是按照单车数量千分之五的比例要求,由共享单车公司聘请第三方人员协助街道维护单车秩序,必要时调运公司车辆协助转运。

        现在的恒安路上,地铁建安街站ABCD四个地铁口秩序井然,再无单车堆积。每个地铁口,都有几名穿着亮眼背心的路面运维人员忙碌着,他们将单车整整齐齐摆成数排,3种颜色分别摆放,车头都朝一个方向。一位运维人员介绍,一旦发现区域单车过多,他们就会在工作群里通知车辆转运人员,及时转运“溢出”的共享单车。见到单车都摆放得很整齐,市民也受到感染,几位骑着单车赶到地铁站的市民看似匆忙,还是会自觉地将车辆依序停好。

        武昌区门前三包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称,计划在辖区内推广南湖街道的共享单车管理经验,“共享单车管理不是难题,关键在于认真、用心。街道用心,回应居民诉求,用一系列措施破解难题;企业用心,加大运维力度,加强服务和管理;市民用心,将自己与他人的便利结合起来,养成停放有序的文明用车习惯。城市是大家的家,美好的城市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造。” 

        文/殷莉红 朱德

        【编辑:金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