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路非机动车道将设置缓坡,预计七月中旬完工

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间的路坎过高,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士只能从机动车道上驶过。记者金思柳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18日讯(记者戴旻阳) 连日来,长江日报《有市民反映骑行香港路“不畅”》报道引发关注,记者体验香港路、武胜路、唐家墩路等多处非机车道高“坎”,市民纷纷呼吁非机动车道设置更亲民。

18日,香港路非机动车道建设方武汉地产集团回应:施工时设置一定的高度差,系出于方便道路排水的考虑。针对市民反映高“坎”不亲民问题,目前,已制定相关修缮方案,将对高“坎”进行翻修,形成较为平缓的斜坡,提升市民骑行体验。

记者探访,非机动车道设缓坡获赞

连日来,记者探访发现,不少道路非机动车道设置中,为缓解非机动车道与其他道口连接处高度差问题,修建了斜坡,获市民点赞。

汉口台北路台北一路至台北二路段,非机动车道设置在人行道旁,该路段每隔十余米便有一处出入口,但非机动车道与出入口各连接处均设置缓坡。

汉口建设大道竹叶山附近,靠武汉社会科学大楼一侧的非机动车道与金桥大道、中一路有多个连接处,各个连接处,也几乎看不到2厘米以上的高“坎”,要么高度差低于2厘米,要么是缓坡。

骑自行车经过的魏女士直言:“经常在这段路骑车,觉得很顺畅,骑车过坡和走平路感觉差不多。”

施工方释疑:设置高度差为方便道路排水

18日,针对本报报道,武汉地产集团工作人员介绍,针对市民们反映的非机动车道不亲民问题,工作人员全面排查了香港路沿线的非机动车道,发现了10多处路肩存在高度差且影响市民骑行体验的地点。

非机动车道与道口连接处为何会出现高度差?工作人员介绍,其实,高度差是有意为之。他表示,非机动车道与道口连接处存在高度差,一旦遇到雨天,路肩可有效阻隔路面积水,让积水得以沿着路沿快速流入排水沟。

针对部分路肩高于5厘米、影响骑行体验的问题,他解释,香港路非机动车道在铺设时采取站石与卧石结合的工艺,按照这一工艺施工,高度差应在4厘米左右。高度差达5厘米,可能与施工精细程度不够有关。

工作人员解释称,目前市内的非机动车道,分为与机动车道平行设置、与人行道平行设置两种。前者建设中可采用大型机械辅助,后者主要靠人工铺设。香港路非机动车道正是后者,因而在施工精确性控制上存在较大难度。

将设置缓坡,修缮工作预计7月中旬完成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香港路非机动车道不亲民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施工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目前,相关修缮方案已制定完毕,具体计划如下——将在相关点位上,将临近道口的非机动车道结构破开,挖深后降低其高度,在路肩处形成较为平缓的斜坡。

重新修建后,这一斜坡既可以一定程度上兼顾阻隔路面积水的作用,又能极大提升市民在非机动车道上的骑行体验。据悉,修缮工作即将开工,预计将于7月中旬完成。

家住香港路附近的市民徐先生,对即将开始的修缮工作期待不已:“已经等不及在这条‘亲民’的非机动车道上畅快骑行了。”

【编辑:叶凤】


(作者:戴旻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