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五育”并举,全面加快硚口教育高质量发展

硚口,邻近长江和汉江的汇合口,原为河湖水域,芦荻漫漫,后经汉江入江口变迁,河沙昼夜冲积形成平原,成为汉口的发源地。自明朝中叶以来,因其“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意”的天然地理优势,商贾云集,市场繁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硚口人发扬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谱写出“天下第一街”的传奇,近20年来培养出李娜、乔红、伏明霞、肖海亮、胡佳等15名蜚声国际体坛的冠军,淬炼出“追求卓越,勇争第一”的“冠军文化”。

    当庄严的国歌声响起,200余名聋哑青少年在“鼓舞妈妈”杨小玲和示范员的引领下,用双手“唱”响最新版国歌。(记者彭年 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推动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加快教育强区和人力资源强区建设,更好地服务硚口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硚口区教育将坚持“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硚口建设超大城市核心区战略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

     硚口区东方红小学学生开展“传承先烈志  唱响爱国情”主题教育。(学校供图)

新形势下城市格局助推硚口教育发展

“十三·五”以来,硚口区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助力,实施“科教兴区”和“教育强区”战略,推进“五强工程”,强基、强校、强师、强生、强教,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力推进区域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品质发展转变、由注重外延发展向注重内涵发展转变、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变,筑牢教育根基,促进硚口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疫后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发展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形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武汉肩负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当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引擎的重大使命。武汉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为硚口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随着硚口经济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教育、选择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上好学”的需求更加凸显。未来五年,是硚口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超大城市核心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区、“三生”融合样板区的关键期,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期间,硚口教育要奠好基、开好局,推进教育普及、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结构等方面的整体提升,聚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以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更好地满足硚口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

     同上一堂思政课。崇仁寄宿学校学生向平凡的英雄致敬。(记者向洁 摄)

坚持“三育人”机制,全面推进“五育”并举

“吃完午餐的同学,请拿出酒精湿纸巾,给自己的课桌椅洗个脸,消个毒!”3月18日中午,硚口区行知小学一(1)班班主任陈莉莉守着学生们用完午餐后,动员大家开展午间劳动。据悉,自去年9月开学组班以来,这一环节已成为该班约定俗成的“班规”。

     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硚口区行知小学就进行劳动教育。(记者向洁 摄)

为了培养广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硚口区行知小学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从学生入校起,在各个年级开展“劳动美 实践行”活动。待到每学期末,每个学生可自选一项做得好的劳动项目,参加班级组织的比赛,各班根据比赛结果,评选班级“劳动之星”。

这所座落在汉江河畔的小学,是湖北省第一所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名字命名的学校。学校始建于1885年,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1935年3月8日,陶行知先生亲临“汉口市立三小”(行知小学前身)视导学校教育,为师生作了题为《怎样做小先生》的著名演说,并为学校题词两幅,其一为“从前世界属大人,现在世界属儿童”,其二为“手脑联盟”。

     践行“劳动美”,硚口区行知小学的学生在“云端农场”种植蔬菜。(记者向洁 摄)

行知小学秉承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以“行知育人,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办学理念,以“把学生培养成手脑联盟,团结互助、行知统一的三小少年(小主人、小先生、小公民)”为培养目标,努力构建“崇实求真、行知统一”的育人模式,扎实探索新时代行知教育品牌建设之路。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这所小学的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硚口教育振兴产生重大启迪。

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新时代人才培养,应坚持以德为先。硚口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将现代化育人、育现代人作为硚口教育高质均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构建育人格局,致力于培养有品格、有习惯、有思考、有情趣、有健康,知行合一的硚口“五有”好少年,实现教育强区的梦想。

为此,硚口教育切实推进“五育”并举,知行合一突显德育实效。

一是深化有效德育工程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

二是推进智育创新,树立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知行结合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三是重视体质、发展体育健康教育。坚持健康第一,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素养监测、干预和评价体系,使学生健康知识掌握率达到90%。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发挥好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示范区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视力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培育学生体育爱好,让每位学生掌握2+1项运动技能。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

    以球健体,以球启智。硚口区新合村小学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学校供图)

四是严格落实体艺课程,增强美育熏陶。帮助中小学生基本掌握1-2项艺术特长。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

五是实践育人,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推进兼职劳动副校长试点等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新增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基地。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记者向洁 摄)

以 “三大工程”为抓手,发展硚口特色优质教育

全面打造区域素质教育特色,落实《硚口区关于发展中小学素质教育意见》、《硚口区小学教育教学治理标准》和《硚口区小学生成长标准》,探索区域性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体系、内容、方法,全面发展硚口区中小学综合素质教育,以“三大工程”为抓手,发展硚口特色优质教育。

(一)打造知行合一“五有五艺”的生命成长工程。知行结合,行学相长,孕育教育人才成长之基,以生命成长为主题,以知行合一“五有五艺”(五有:有品格、有思考、有习惯、有健康、有情趣;五艺:讲童年、展学业、亮体魄、秀才艺、创作品)为目标,立德树人,厚实内涵。以“五有五艺”生命成长的新样板工程为抓手,构建在理论实践中的育人举措,确立区域发展素质教育的样本,形成区域发展素质教育实践的样态,成为在全国省市具有影响力可供学习借鉴的样板,真正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落到实处,实现素质教育的硚口化、学校化、儿童化,培育学生成长为有品格、有习惯、有思考、有情趣、有健康的好少年,讲童年、展学业、亮体魄、秀才艺、创作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师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工作,为师生生命成长、终生发展奠基。

   爱护心灵的那扇窗户。崇仁路小学将近视防控纳入工作常态化。(学校供图)

(二)实施健康校园“冠军文化”的阳光体育工程。大力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校园,秉承硚口区冠军文化之根,打造“冠军文化”的新阳光工程,促进硚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是以足球为龙头,大力弘扬以球健身,以球启智,以球育人的足球文化,建立区域足球体系,形成科学推进的运行机制。二是以田径为基座,不断厚实乐于锻炼、肯于吃苦、奋勇拼搏、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力争未来五年持续获得武汉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冠军。三是积极创设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发扬巩固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田径等)的基础上,创设条件,开设并推动青少年喜爱、国际社会推崇的新兴运动项目(网球、排球、游泳、击剑、摔跤、马术、橄榄球、轮滑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生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选择,让学生在运动中提升身体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实现硚口区“02工程”学生培育目标(“0”指学生近视新增率控制在零点几,“2”指学生多长2厘米)。

(三)挖掘立德树人“开渠浇园”的协同教育工程。立德树人,协同发展,创新协同教育学区制建设之路,在硚口教育六大组团、集团办学基础之上,开掘教育渠道,挖掘区域教育群团赋能新资源,全力打造“开渠浇园”协同教育工程。发动家校联盟引擎,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高效度地纳入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新动能,助力硚口教育高端口、全方位、多渠道的协同发展,为硚口教育赋能助力。建立区校两级“开渠浇园”的协同教育运行体系,确定家庭教育地位,拓展学校教育资源,加强家校教育工作的统筹和指导,深化家校资源配置,推进家校联动融合,拓展家校互通平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全方位引领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校教育的在线学习、有效德育、阳光体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开发家校联盟协同教育的实践空间,拓展实践领域,创新实践评价,运用信息化平台,建立家校教育档案、“五有五艺”好少年成长档案,将“开渠浇园”校本化、班本化、特色化,深度跟进,持续发展,多方联动,形成协同教育、共建共享的家校文化。

     武汉十一崇仁初级中学开展心理团建活动,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学校供图)

推进知行合一的生态课堂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建设,聚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知行合一的生态课堂建设,促进硚口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生态课堂”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牢固树立能力为重、知行合一、学用相长的教学理念,着力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打造硚口教育知行合一的生态课堂。注重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学用结合为主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深入发掘。结合“生态课堂”建设,依托武汉教育云平台和智慧课堂教学环境,继续深入开展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月活动,打好课堂教学主攻战。推进智慧课堂实践,探索构建推广一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知行结合、线上线下一体、课内课外衔接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

着力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的实战研究。在传统课堂教学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研究,及时总结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学策略,收集并不断完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研究成果,及时跟进线上教学研究的深入推进,开展网络课程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式研究,探究翻转课堂、慕课学习的深入融合,实现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推进网络名师课堂建设,提供同步课堂、点播课堂、在线答疑、家长课堂等教育服务,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

深化知行结合的特色课程建设与开发。以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形式,强化学生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突破口,改革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课程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定期开展聚焦课程建设的主题研究活动,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课程研究成果、教学案例。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学生弘扬抗疫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记者彭年 摄)

扩大集团办学体量,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3月19日,硚口区崇仁寄宿学校与蔡甸区集贤小学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成立武汉市崇仁寄宿学校中法生态城分校。硚口教育优质品牌向外辐射,两所学校将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课堂班级、教学设施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对内扩大集团办学体量,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全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社会、家庭全面参与的育人体系,促进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教学、学生素质拓展有机对接,实施“开渠浇园”协同教育工程,推进优质均衡发展。以学区制改革为平台,在“六大组团”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体布局,以组团布局撬动均衡杠杆,以集团办学带动校际联动、以“名校双校区”制提升优质均衡,以群团赋能助力高质提效,探索立体化教育集团发展模式,推进学段之间学校协作,实现优质教育的拓展和增值。不断增强校际间的学习交流、共建共享、互助互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普惠性比例保持在80%以上,义务教育质量保持省市前列。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形成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高中阶段教育。建成产教融合、体系畅通、具有硚口特色的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实现15年免费特殊教育。

“十四·五”期间,硚口区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推进重点项目35个,共投资约40.7亿。其中,中小学配建规划14所,投资约33.4亿;改善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建设规划7所,投资约2.09亿;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建设规划14所,投资约1.293亿。

(通讯员舒晓庆 王雯婷)

【编辑:舒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