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四地媒体同声热议

长江日报4月1日讯 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会议强调,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会议指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连日来,专家学者和中部地区干部群众对《指导意见》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各种利好感到“提劲又振奋”。

4月1日,《长江日报》联合《长沙晚报》(湖南)、《江南都市报》(江西)和《大河报》(河南),共同采访四地专家学者。受访专家认为:《指导意见》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使它能进一步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建立相关合作机制、合作规则。

【湖北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各有赛道,被寄予重大期望

“武汉不仅可在区位上发挥物流和产业链联结作用,还可在研发和产业上与中部城市积极联动。”4月1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说,在中央审议《指导意见》的背景下,要重视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意义,武汉有自身特有优势,也可借力做大产业。

2020年9月29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光谷街头。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通讯员邓红武 摄

张建华介绍,湖北、湖南、江西中部三省形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及与安徽等长江经济带区域,具有协同发展的必要,尤其在粮食生产、交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长江大保护战略等方面,被寄予中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期望。

他认为,武汉具有独特的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尤其是待开通的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顺丰机场,承担着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使命,将持续放大武汉在中部地区物流和产业链联结上的重要作用。

“其次,从科教资源来看,武汉在中部城市中优势明显,尤其是当下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包括东湖科学城、科技创新十大计划等的提出,把科教资源转换为创新优势的态势显著。”张建华介绍,也要看到湖南的装备制造企业创新优势等,“通过光谷科创大走廊,武汉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的‘领舞’,不仅是区域性的,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正不断释放科研磁吸力”。

张建华认为,在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方面,各个城市发展阶段和重点产业不同,比如武汉,目前新兴产业如何驱动整个经济转型升级,就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再比如同在数字经济领域,湖南依托国防科技大学在高性能计算方面产业领先,而武汉正大力发展网络安全,各有赛道、互有错位,“但在百花齐放的同时,可依托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加大开放、联动发展,形成市场合力,更好促进市场发育,使得环境更优化,通过市场优化来促进共同发展”。

【湖南长沙】

湖南省经济规划专家组成员、湖南师大教授朱翔:现代化崛起,要突出以人为中心

对于《指导意见》,湖南省经济规划专家组成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朱翔说,意味着要求中部地区进一步提升,做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过去国家对中部地区的定位分别是粮食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基地、科技创新基地,今后可能要整体的高质量发展,整体的提升。”

2019年10月9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国际金融中心。(图自视觉中国)

朱翔说,此次《指导意见》下的中部地区崛起不是过去小康背景下的崛起,而是现代化的崛起。这是基于一个国际化的背景,现在的发展可能要强调低碳、生态特色,还要突出以人为中心这么一个姿态。

中部地区崛起也和许多沿海城市不同。朱翔指出,国际形势发生很多变化,人口红利逐步丧失,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在土地、城市发展规划这些约束条件下,要摈弃过去那种野蛮生长,不靠劳动力,也不靠大规模的低端制造,整个开发强度要控制在资源环境允许之内,实现一个智慧的、理性的、聪明的增长。“这个增长是和现代化发展背景密切相连的,它和新型城市化、工业化相匹配,同时又是开放式、不是封闭式的增长。”

总书记对湖南确定的是先进制造业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改革开放高地的“三个高地”定位。这次的《指导意见》也是和“三个高地”一脉相承,也就是说不能走传统的老路,而要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生态发展、绿色发展。

中国现在有了多个大城市群,要以城市群为载体为轴心,带动整个中部地区整体的崛起,通过高地来引领整个中部地区的开发。

目前中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还是粗放式的,原材料比较多、重化工比较多,高效益的、外向型的比较少。国家建议的新基建7大领域,现在都要做强。另外,中部的基础设施还都是传统的,之后我们要从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开放化方面大幅度提升,打造高水平的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信息枢纽,提升整个发展层次。

【江西南昌】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进一步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这份《指导意见》,对江西,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协调、平衡发展,都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4月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说。

2019年6月9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图自视觉中国)

对于《指导意见》的背景,麻智辉说:“我觉得首先是基于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新背景下,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从高速发展变为中高速发展,经济发展的质量有比较大的提升。”

他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大战略,诸如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从区域协调的角度,中部地区也有必要出台新举措来促进发展。中部崛起战略近年来一直在提,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发展背景有了新变化,我们要用新眼光来看待中部地区发展问题。

除了六个“着力”点,麻智辉说,中部六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建立相关合作机制、合作规则。这需要中部六省之间达成共识,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或机构来落实。另外,在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方面,中部六省也要多多促进发展。中部省份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尚有很多发展空间。

中部地区城市群也需要国家层面出台大战略。麻智辉说,“十四五”规划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并列提出来,加上这次的《指导意见》,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使它能进一步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中部地区联系比较松散,产业同质性比较大。麻智辉提醒,交通和5G的新基建建设,也是中部地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点。中部地区运输成本相较沿海是比较高的,所以现代物流业和商业流通体系也是我们中部地区的短板和弱项,这一块也是中部地区需要重视的。

【河南郑州】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中部优势放大,崛起必然实现

4月1日晚,记者采访了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

“中央在‘十四五’开局之初提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着眼两个大局、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点睛之笔,具有全局意义。”宋向清说,中部位居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是中国资源和市场的神经中枢,也是中国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国家东西南北各大板块战略发展,关系到两个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推进,可谓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重点突破的“牛鼻子”。

2020年3月19日,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奥体中心。(图自视觉中国)

“《指导意见》抓住核心,锁定关键,极富前瞻性和战略价值,是中部崛起战略的二次破局之举,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讲都属于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宋向清认为,《指导意见》对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发展存在三大叠加性利好:一是谋局与谋势兼顾的战略利好;二是产业与市场兼容的经济利好;三是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相谐的民生利好。

宋向清强调,站在全国的角度看中部,河南、湖北、江西、湖南等地区的优势就是区位、交通、人口和市场。中国商品流通顺畅与否,中国经济发展稳定与否,中国生产要素配置顺畅与否,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前提下,中部具有枢纽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中部没有“肠梗阻”,则中国就会循环有序,内外协理,并力共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而且必然要求中部“舒筋通络”、健康积极地稳定发展。

在宋向清看来,中部地区城市群联动是未来各省必然的战略选择,携手共进、资源共享、产业衔接,市场共建和均衡利得是下一步各城市群必须也必然研究和推进的方向。“中部地区要相向抱团发展,整合产业链条,壮大市场规模,做大经济蛋糕,在互惠互利上做加法,在各自为战上做减法,则中部短板将被补齐,中部优势必然放大,中部地区崛起必然提前实现。”宋向清说。

大武汉客户端·长江日报记者 李佳 肖洁

长沙晚报记者 唐朝昭 彭玮蔚

江南都市报记者 陈阳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郭兵

联合报道

【编辑:付豪】

(作者:李佳 肖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