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初到上海滩引发震荡|我读

1933年上海滩发生了一桩案件。

乳母陈汤氏,受雇于吴家不久,便要求请假游玩,吴家以小孩每日需哺乳为由拒绝。陈汤氏不悦,遂殴打婴孩;吴家发现后将其辞退,并且要求偿还预支的1个月薪金。陈汤氏报复,竟在哺乳时把三枚针给小孩吞下,小孩不适入院,在大便中发现针,陈汤氏被拘捕,后被判刑8年。陈汤氏不服,多次上诉。此案延续两年多,被当时报章多次报道。

这一“旧闻”本来沉睡在故纸堆里,《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找到了这个故事,并且从一个新角度发现了故事背后的某种联系:奶粉商大打广告,努力用这类真人真事宣传“乳母”的不可靠,进而塑造奶粉营养、卫生、方便、放心的形象。

《母乳与牛奶》截取的那个时间段,先是牛奶大举登陆,到1920年,奶粉又猛烈抢滩。传统的母乳-乳母喂养习惯受到很大冲击,这本书从当时的报刊、书籍、档案、日记中大量取材,反映中国家庭、中国母亲在这一变迁下的各种经验和心声。

在此之前,中国医生认为哺育婴儿应先以母乳为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鲜牛乳、炼乳、小儿粉代替。

受清末民族危机的影响,能否“强国强种”成了衡量牛乳哺育好坏的标准。1930年,有关牛乳和国族文明的理论开始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将牛乳、文明和婴儿哺育串联起来,宣传牛乳哺育是改良民族的不二法门,加上商业广告的大肆宣传,使得大众对牛乳的看法开始转变。同时,近代营养学、医学知识陆续普及,更多的人认识了牛乳的营养价值,因此,人们对牛乳哺育的负面评价开始逆转。

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奶粉这种舶来品不够营养,“火气”重,难以消化。

书中讲过一个故事,当时的妇女慈善家刘王立明收到一个弃婴,在没有乳母的情况下,她用金银花汁调配奶粉喂养,结果这名女婴“比普通的婴孩还要健壮可爱”。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接受奶粉,奶粉商想出了各种招数,有些广告手段今天还在使用,比如派出穿着白大褂的“导购”,进行一对一的推销。

本书介绍了几位母亲的哺育经验,由此来窥探当时的女性面对奶粉进入市场时,她们经历了怎样的抉择。从事教学工作的覃英因缺乳转用牛乳哺育,但是却因此而对儿子心怀愧疚;女作家丁玲因儿子出生三月便守寡,加上事业和工作使然,不得已放弃授乳;在职母亲斅良因生计不得已选择了牛乳哺乳;“摩登母亲”徐女士则考虑身材、美貌、疼痛等原因,主动选择牛乳哺育……

看这本书,会感觉到百年前的那些母亲,她们就在我们身边;她们面对的困扰,似乎也没有远去。

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9年2月份发布的《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中国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29%,低于43%的世界平均水平和37%的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大城市的纯母乳喂养率最高,达到36%;而最低的中小城市仅为23%。是奶粉商过度营销?还是对哺乳妈妈支持不够?又或者个体千差万别,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奶粉进入中国市场已经100年了,母乳、牛奶、奶粉,对于妈妈们来说,依旧是一个问题。

(冯雪)

【编辑:贺方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