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建没有捷径可走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周劼

特斯拉CEO马斯克主导的“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计划,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日前美国当地公布了实测数据,其试用速度达到200Mbps,超过美国95%的宽带连接,平均下载速度达到80Mbps。

所谓“星链计划”本计划于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网络为地面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

此刻第一阶段的初步数据一公布,舆论热议。原因在于,马斯克公布计划之初,高调宣布“星链”在速度上不仅要超过5G,在应用上还要淘汰掉全球宽带。但这份“成绩单”一公布,怎么看怎么不像“成绩”单:速度不仅不如5G,连4G都远远不如;99美元一月的费用,不仅超过4G,更远超5G,且不要说,还得花上千美元装个接收器才能和手机连接。

“星链计划”本意是改善美国35个州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服务,它要背的是美国自4G以来通信基建严重滞后、5G通讯技术基本出局、5G基建遥遥无期的“锅”。200Mbps的理论下载速度居然超过美国95%的宽带连接,在中国看来就是个笑话。它不可能成为5G时代物联网的主流,就在于专家所言:“卫星通量密度、连接密度、时延较差,也就是说卫星要为公众的普遍性提供高带宽、高连接、低时延的服务是不可能的。这个是通信方面的原则,不可能突破。”如果按照猎鹰9号单次发射成本1000万美元计算,再算上研发成本、人力成本,要发射1.2万颗卫星而达到仅仅理论值是200Mbps、实际能50Mbps就谢天谢地了的功效。

“星链计划”被过度夸大的执念在于,相信这个世界上科技工程、科技基建有轻巧的偏锋可走,一个创意的想法只要和资本结合在一起,就可以金光闪闪,甚至替代数年乃至数十年艰苦研发的积累……但天底下何来不需积累一插即用的技术,何来绕过困难也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科技基建,一个技术一个技术地突破,一个专利一个专利地积累,一个基站一个基站地建设,从来没有投机取巧的途径。

日前,我国也公布了5G布局的成绩单,2020年底我国已经建设了71.8万个5G基站,今年计划再建设60万个。5G套餐用户达到2亿,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室外的5G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

也许,美国的“星链计划”和中国的5G基站建设不太合适直接对比,毕竟各自的国情不同,符合各自国家的实际的路径才是最关键的,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星链和5G,其实代表了科技基建的两种路径,一个是用概念包装旧的技术,另一个是老老实实研发、扎扎实实布局、认认真真建设,花大钱下大力气做大事,看似笨拙,实则是新技术、新场景、新动能的渊薮。

我们都说武功的至高境界是重剑无锋,原因就在于如5G建设这样的科技新基建,从来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偏方可用。

【编辑:付豪】

(作者:周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