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家真正的排队网红老店,靠产品和服务质量赢得人气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3日讯(记者戴旻阳) 在陆续有网红店被曝出产品质量问题、雇人充场排队的今天,不少店铺还在想办法,利用明星推荐、优惠活动、客人转发朋友圈赠送等方式积攒自身人气、努力成为“网红”。但是在武汉,仍有一批经营几十年的老店,他们从不“吆喝”,门前却常常有人排起长队,顾客自发当起推广员,将店里的食品和排队盛况发到网络上,使得这些老店“被网红”。

5月23日,记者先后采访了江汉三路“涂记油酥饼”、兰陵路“刘记三狗牛肉面馆”以及光华路“袁大头包子”的老板,解密他们的“被网红”之路。

三家老店都有顾客在排长队,它们才是真正的网红店。 记者戴旻阳 摄

涂记油酥饼:吃的好就是最好的宣传

江汉路作为武汉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集中地之一,一直不断吸引着琳琅满目的店铺争相入驻。从喧嚣的江汉路正街转个小弯进入江汉三路,耳朵瞬间放松下来。23日下午4时许,路上的涂记油酥饼店铺前,十余位顾客正在排队买饼,偶有排队者和路人拿出手机拍下该店。

老家四川的老板涂勇说,听一位武汉到四川旅游的游客说饼好吃,他萌生了来武汉开店的主意。1991年他揣着一百多元来到武汉,开始摆摊卖从父亲那学到的炸油饼。

从一开始的汉口北湖做到江汉路口,又因江汉路的步行街改造搬至现在的江汉三路,店铺从一个小摊做到今天的门店形式,期间不少老顾客也跟着店铺的转移找到了现在的店址。

“一锅饼二十几个,要炸十分钟,不少老顾客是从远地方来的,一带就是几十个”,涂勇解释店铺排队的原因。现在的他虽然不用在炉边炸饼,但每天开张后,他和爱人仍要亲自采购肉、辣椒等原材料。他说,来店里的不少是老顾客,吃的是情怀,味道一旦变了,牌子就砸了。

27年的经营中,饼的价格一共涨过3次,从最早的8毛一个变成现在的3元一个,目前的价格已经持续了6年。

“有钱赚就行,不能贪”,涂勇说,店铺的口碑积攒是一个花时间的过程,“刚开始到江汉路,第一天才卖出100多个,第二天卖了150多个,第四天卖了500个。”

现在,他还一直坚持让店员提醒客人,买饼最好现买现吃,打包的时候一定要将袋口敞开——“因为系上袋子有水汽,饼子湿了就不酥了”,涂勇解释,“客人吃得好就是店铺最好的宣传”。开店多年他从不找人宣传,也不在店门前安排人吆喝,外卖也不能接,因为饼子保存的不好影响口感。

三家老店都有顾客在排长队,它们才是真正的网红店。 记者戴旻阳 摄

刘记三狗牛肉面:“用心换人”难怪生意好

江岸区兰陵路紧靠老租界,现在成为了不少外地游人的热门观光地点,沿路不少餐饮店的生意都不错。在路上快步前行的市民刘先生径直走入了路上的刘记三狗牛肉面馆,“赶着排队,他家一天到黑都有人排队”。店门前的售卖窗口已经排满了人,店铺为此将桌椅特地移到一边,腾出了一片排队的位置。

老板潘永红说,1980年开始开店卖面的她是江岸区最早的一批个体经营户。一开始卖的是酸辣面和水饺,因为辣椒做的特别,慢慢开始研究牛肉面,一卖起牛肉面就受到了街坊邻居的欢迎。开店至今的38年间,不少报纸和电视台都采访过她家,但她从没在店里店外贴过一张广告。

“面馆是用来吃饭的位置,做的干净整洁就行了,不用搞的花里胡哨”,她说,“因为我自己是天天吃,所以进店的牛肉每次都要认真监督,一直保持质量”。潘永红笑着说,每每赶上相关卫生、食品安全部门的相关检查,她都不慌。“直接把仓库的门打开,原材料都放在里面,让检查的自己随便拿着看”。

店内,不少食客拿着照相机拍照。潘永红说,这些都正常,还经常有人拿着摄像机到店里面来做视频,说是发到网上去的,但如果要她出镜,她一般不会参与,“年纪大了,怕麻烦!”

“哟,你来了,今天是吃炒的还是下的啊?”不时有到店的顾客和她攀谈。她说,不少店里的客人都是老顾客,还有的是老街坊邻居,都相互熟识。

“你用心对别人,别人就会用心对你,开店和做人一样道理”,潘永红说,前几天早上7点多,一为母亲带着小孩来店里吃面,孩子端绿豆汤撒了,妈妈发了点脾气。“一大早莫生气”,她告诉那位母亲,推回母亲准备重买绿豆汤的钱,她送了一杯给母子俩。

“用心换人”她总结自己的经营哲学,“走的时候那位妈妈说,难怪你们的生意好。”

三家老店都有顾客在排长队,它们才是真正的网红店。 记者戴旻阳 摄

袁大头包子:靠炒作是兔子的尾巴

现在的不少武汉人,说起光华路不一定知道,但说起“袁大头包子”就不少人晓得。

“袁大头已经成了附近的一个路标”,袁大头包子店老板叶桂云说,附近的街坊打电话都说:“我在袁大头这里。”

1982年开始开店的叶桂云从做白案的父亲那里学习了做包子,店铺从原先的小摊到现在的门店,客人从原来的街坊邻居到现在武汉各地,“还专门有人开车来买”。

叶桂云介绍,包子一笼要蒸20多分钟,不少从远地方来的客人一买就是一大袋,所以店门前经常有人排队。

从开店至今,她家的包子一直用的传统的工艺,她有自己的坚持。“客人常来常往,不少回头客,吃一次觉得味道不对都不行。”

她也有自己的变化。“蛮多老顾客向我们反映,现在的肉包子不像原来‘一咬油一飙’了”,她说,现在都崇尚健康饮食,她就在一些细节上做了改进。

“本来一个馒头包子就几毛钱几块钱的东西,不存在在宣传上花钱”,叶桂云说,老顾客口口相传,店里的生意就忙不过来。“本来不想接触网络,但现在很多人不带现金,后来才在店里贴上了二维码。”

“我就不相信炒作可以炒30年”,经营多年的她感叹。叶桂云觉得,靠炒作开店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叶青:人气积累品质是推动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指出,目前一些餐饮店的投资讲究快进快出,希望快速见效,部分创业者的急躁心理导致了店铺将眼光死盯“人气”,使得现在的一些新店产生了畸形的发展趋势。个别所谓“网红”店做不切合实际的虚假宣传包装,肯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不少老店在保证产品品质的硬前提下,不断吸引客人成为回头客,通过顾客的自发宣传达到了吸引人气的目的”,叶青说,“像一说起汤圆,就想到五芳斋,一说起豆皮,就想到老通城”,这些老店通过保证自身品质与服务的方式推动人气的不断积累,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一种食物的地域化“代言”,自然而然会被大众自发推广,从而“被网红”。

他指出,店铺的人气积累更应顺其自然,通过保证产品的品质,辅以开店折扣活动等正常手段吸引顾客,带动顾客发自内心的宣传。

【编辑:谢源】


(作者:戴旻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