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余户外迁居民“一个都不能少” 社区党员“探亲”队坚持“走亲戚”7年

长江日报4月9日讯 “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关爱,每一个角落都需要关怀”,这句直击人心的歌词正是汉阳区晴川街国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罗斌及其党员“探亲队”的真实写照。从成立之初照顾11位孤寡老人,到如今上门帮助外迁困难居民,7年来,她们用日复一日的付出帮助外迁居民重新融入当地社区,也让群众“人散心不散”,始终感受到党的温暖。

让孤老不孤,党员干部站出来

罗斌(左)上门向孤寡老人魏光玲了解情况。 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摄

“罗书记你们来了,我真是太高兴了!”8日上午,84岁的魏光玲老人打开房门,看到上门探望的罗斌及几位“探亲队”队员,眼角一下就湿润了。

进门后第一件事,罗斌就跑到两扇窗口处仔细检查,当看到窗外的雨棚都是新做的,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这才放下心来。

罗斌(右一)带领“探亲队”队员们上门探望孤寡老人魏光玲。 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摄

不久前,社区其他“探亲队”队员上门探望老人,无意中得知老人窗户的雨棚破损,对老人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情况马上反馈到罗斌处,她协调老人所住的汉阳区永丰街惠民苑社区,一起帮老人用最短时间解决了问题。亲眼看到修理的情况,罗斌的心才真正落了地。

“当初帮扶照顾的11位孤老现在健在的只有2位,魏光玲正是其中之一。”罗斌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当初她决定成立党员“探亲”队,就是因为要照顾这11位孤老。

罗斌(右)上门向孤寡老人魏光玲了解情况。 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摄

国棉社区脱胎于武汉市国棉一厂,成立于2000年,2014年5月整体拆迁,原来的居民绝大部分都外迁到了三镇各地,但户籍仍然留在社区。

想到要离开生活了60多年的故土,又担心日后生活,11位无儿无女的孤老顿时感到“天塌下来了”,她们拉着罗斌的手,流着泪说:“以前我们可以天天看到你,以后看不到了怎么办?”

老人有困难怎么办?经过思考,罗斌决定组建一支“探亲”志愿服务队,队员主要由社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大家上门为这11位孤老提供服务,“党员干部要站出来,让孤老不孤单。”

抢救室外,孤老惊现众多“子女”

“探亲”队刚成立时人并不多,只有罗斌等几个社区工作人员,再加上几名自愿加入的老党员,大家每年都要集中上门探望外迁老人,一年最少要去10次,风雨无阻,个人零星探望次数更多。

因为经济原因,一些孤老和多位空巢老人都选择入住蔡甸一家养老院,这里也成为“探亲队”重点线路。当时还没有地铁,大家约好各自坐公交车到养老院碰头,“每次都是坐26路车,一去一回在路上就要花几个小时。”罗斌说。

“党员们比我们的亲人还要亲!”魏光玲老人道出了老人们共同的心声,“探亲队”队员们每次去不仅自费购买礼物,碰到老人有什么事情,大家还一起出钱出力来帮忙。

80岁的孤老肖汉金突发颅内出血,罗斌接到通知后,马上安排人送老人去医院抢救,她带着一群队员第一时间赶到,为老人垫付入院费用,帮老人办理入院手续,现场医护人员“吓”了一跳:不是说这位老人没有子女吗,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子女”?

88岁的空巢老人孙云英提到衣服不合身,队员徐晋就把衣服带回家,一针一线改好,再重新搭车送回来;5位老人提到没去过东湖心里留有遗憾,队员朱腊云二话不说,将老人们带到东湖逛了一圈,帮老人圆了梦;孤老陈丽娟2月5日过生日,无人陪伴,从2015年起,罗斌连续4年带领队员上门给老人庆生,直到老人去世……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最让罗斌和队员们记忆深刻的却是“一个柚子”的故事。2017年重阳节,罗斌和队员们一起到养老院慰问,徐晋老人从家里带了一个柚子过来,现场剥开,将果肉掰成一瓣一瓣,每位老人发两瓣,这一幕一直让所有人都非常感动,“其实队员们的经济情况也不是太好,她们每次都会把最好的东西带给老人,让老人们始终感受到社区的温暖。”罗斌说。

扶贫济困,困难群众有求必应

在罗斌等人的影响感召下,“探亲队”的规模从开始的几个人壮大到50多人。

居民尹伟原先在社区经营一家小门面,维持着一家三口的生计,拆迁后没有了生活来源,社区为其提供了交通文明值守的岗位,“探亲队”也多次上门慰问,帮其解决困难。

2018年11月,尹伟被查出患有肺癌、胰腺癌,一家人陷入彷徨中。罗斌和“探亲队”队员得知情况后,主动组建了一个群,大家自发为其捐款,社区也按政策为其办理了大病救助。因为差治疗费出不了院,尹伟无奈向社区求助,罗斌和几名队员凑钱为其垫付了费用,罗斌一人就捐了3000元。“感谢社区的家人们,帮助我家渡过难关!”尹伟感激的说。

59岁的刘少敏是社区一名残疾人,拆迁后住到了汉阳区麒麟路,家境很困难,罗斌和“探亲队”队员们经常上门嘘寒问暖。

2017年,刘少敏不幸出车祸导致骨折,罗斌和队员们经常到医院探望,鼓励她配合治疗。当时她的丈夫也下岗了,在一家人彷徨无计时,社区伸出援手,为其提供了社区文明值守的岗位。如今,刘少敏也成为“探亲队”队员,“我要把社区和党的温暖带给更多人。”

“探亲”送服务,外迁居民“人散心聚”

“社区是基层基础,社区党组织是离群众最近的党组织,我们不管谁管?”罗斌告诉记者,正是国棉社区的特殊性,才“逼”着大家想出了这个办法。

国棉社区现有户籍人口2000余户,散住在武汉三镇303个社区,很多人居住在偏远郊区,来社区一次很不方便。

经过探索,社区党委逐步形成了“五小五零”工作法,即讲清小道理,群众沟通零距离;解决小问题,群众监督零障碍;开展小活动,群众参与零盲点;宣传小人物,群众信任零误解;做好小事情,群众需求零投诉。“探亲”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正是这一理念的直接体现,除了上门走访外,队员们还会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党员群众沟通,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外迁党员群众“离区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据了解,目前“探亲队”成员除了人数在增加外,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党员投身其中,“现在队员中有11名‘80后’、4名‘90后’,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传统会一直延续下去。”罗斌告诉记者。

“国棉社区就像我的家,无论我搬到哪,还是有我的家人关心我、帮助我。”

孤寡老人张怡谋说,虽然社区拆迁了,但党组织的关怀却没断,党组织与拆迁居民之间的感情更亲了、距离更近了。

 了解更多汉阳资讯,交流鲜活新闻,欢迎扫码关注

(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通讯员许谦 实习生龚伊勤)

【编辑  胡之皓】

(作者:史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