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智能化改造助推武汉药企提质增效

长江日报4月9日讯 上月,武汉正式执行2020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武汉本土企业启瑞药业研发生产的独家仿制药——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通过谈判,成为119种新增药品中唯一成功进入本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乙类范围武汉药企。这也是继2009版、2017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该企业研发的药品第三次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药品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提质增效,在提升药品质量和产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服务于更多的患者。4月9日,今年第十一场武汉智能化改造推广活动在启瑞药业举行,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军介绍,公司正在全力推进智能化改造,生产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显而易见。

“没有改造的注射剂二车间,一条产线需要工人30多人,已经改造的注射剂三车间,一条产线仅需20多人;生产同样一批药品,没有改造的注射剂二车间需要两天,已经改造的注射剂三车间仅需一天。”王建军介绍,2018年,启瑞药业以2015年投产的注射剂三车间为起点,开启智能化改造,总体投资超2000万元。

9日,长江日报记者在启瑞药业注射剂三车间现场看到,一条智能化冻干粉针制剂生产线,从上瓶、洗瓶、烘干灭菌、罐装加塞到之后的冷冻干燥、轧盖、灯检、贴签到装盒,十几道工序的生产线只需要20多个操作工人,剩下的都交给智能化设备。

启瑞药业供图 

据了解,改造之前,启瑞药业的药品生产主要采取的是单机设备按批次生产的模式,半成品转运主要靠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不高;在生产数据记录方面也主要靠人工记录,基本没有采取信息化手段。改造之后,启瑞药业实现了由单机生产到联机生产,以及未来的连续化生产的转变,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降低了产品被污染风险,同时实现了对产品及其质量的可追溯管理。

“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超过93%,车间操作人员减至25人,智能化改造的效果超出预期。”启瑞药业信息部总监陈卫兵介绍,以冻干粉针制剂生产的重要环节“灯检”为例,此前,轧盖完成后的半成品,需由人工移动摆放到灯检台手动检测,智能化改造后,采用连线密闭自动转运系统,自动灯检机与轧盖机实现联动,减少至少6名操作工,也降低了批次切换时混淆风险。

“传统制造业一定要积极拥抱智能化、数字化时代,打造医药企业的‘黑灯工厂’是未来医药制造企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陈卫兵透露,未来两年,启瑞药业将继续投入1200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

(记者李琴 贺亮 通讯员武经宣)

【编辑:肖翩】

(作者:李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