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运-20”飞向武汉,《如果来日方长》讲述武汉抗疫过程|读+

武汉抗疫长篇纪实散文

《如果来日方长》出版

4月8日,武汉“重启”一周年之际,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刘醒龙长篇纪实散文《如果来日方长》分享会在卓尔书店举行。

“第七十六天过去,接下来的日子不再是第七十七天!”

著名作家刘醒龙用亲身经历和处于一线的在场感受,写出20万字的长篇纪实散文《如果来日方长》,抒写那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武汉抗疫过程。作家以理性客观的视角,详细描述亲人、朋友、同事、邻居,以及或熟悉或陌生的同城中人,与疫情决一死战的具体细节,用大量事实和实际行动表现了武汉人民在抗击疫情中的“拼命”精神,使人理解为何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为何是“英雄的人民”!

《如果来日方长》刘醒龙 著 作家出版社

书中既有个人日常平凡小事的描绘,也围绕着疫情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深度反思,既有儿童在疫情之下令人动容的不一般表现,也有本地抗疫主力军鲜为人知的罕见手笔,具有相当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文学形式客观地讲述了这场灾难对武汉人心灵、生命带来的巨大破坏和震撼,真实可信地铭刻了一个又一个普通的武汉人在非常时期的生活与感想,饱含深情地记录了武汉人民的特殊经历中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以及国家、社会、医护人员、志愿者和患者等抗击疫情的表现所带来的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抗疫决策与担当,以及中国人民在抗疫战斗中的艰难历程与宝贵经验,用文学的特殊魅力有说服力地彰显伟大抗疫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在作品中,作家对诸多事件的思考评论是理性而深沉的,也充满包容情怀。书中密实的细节、丰富的感受力、温厚的情怀、深刻的洞察、中肯的见解,使得这部作品内容充实并富于感染力。作为长篇散文而能如此一气呵成并始终激情饱满,实属难得。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评价道:作家用带温的笔触,一点点一段段,绘制出了一幅巨型画卷。画卷中人物细腻动人,他们不是扁平化的超级英雄,他们有恐惧、有无奈,但也有坚持,更有选择,他们是有情感厚度的真实的人,因为在大疫面前做出的正确决定,使他们成为值得敬重的平凡世界的勇者。

《当代》主编孔令燕用极简话语评价为:大历史、大视野、大情怀、大境界,真实而真诚,体恤且尖锐,柔情与刀锋,意象饱满,诗性气质,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以小见大。

刘醒龙4月8日在卓尔书店《如果来日方长》分享活动现场发言。

【访谈】

个人情怀需要用社会脉搏来激活

读+:请您讲讲《如果来日方长》的写作过程。

刘醒龙:武汉“封城”初期,多家出版社和杂志约我写相关题材的作品,我都拒绝了。与其说是不想写,其实是不能写,更是没精力去写。

但是,后来发生一件事情,88岁的老母亲这期间病重,就诊不方便,我们又不住在一起,没办法,只能断断续续写一些和老母亲有关的文字,聊表心中的痛切。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自己于是动手写了一些片段式的文字。

疫情在发展,“封城”在继续,需要写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作品所面向的是空前艰难,作品的书写又让我感觉到用不着绞尽脑汁。很多东西就堆在眼前,堆在手边,只要愿意,每个人都是写作者,每一种写作都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唯一的难题是写与不写!虽然自己最终选择了写,然而,我越写越是觉得这样的作品一辈子不要再写第二部。

读+:您想通过您的这部长篇纪实散文表达什么?

刘醒龙:我也不知道我真的想说什么、真的想表达什么,但是有一点我想我是清楚的,作为一个身在武汉的、在整个“封城”过程中一分一秒也没有逃跑的武汉人,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真正的武汉,了解“封城”当中的那种真实的武汉生活,理解武汉也好,湖北也好,包括全中国人在疫情之下,我们的情怀是伟大的,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值得信赖的。

社会的脉搏需要安放在个人情怀之中,个人情怀需要用社会脉搏来激活。

算起来,从初稿完成,到新书出版,前后差不多整整一年。从某种意义上看,几乎是另一种百感交集的封闭。这些年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单行本出版了近百种,从未有过像《如果来日方长》这样,让内心充满焦虑与期待。因为,我急切地要用这本书与世人说一说武汉“封城”最深的痛与最深的爱。就像小谭护士长站在自家门口却不能进入家门,就像同事小陈收到一只口罩而泪流满面,就像我家小孙女连用一张面纸巾做点手工游戏都不可以,许许多多的这类感觉,若不是“封城”中人怎么可能体会到针扎一样的痛和乳养一般的爱?

在1100万武汉人当中,没有一个逃兵,因为谁也当不了逃兵。也不可能不当勇士,若是不当勇士,不拼命地与病毒作斗争,后果不言自明。

2020年2月中旬,一位朋友受托打电话给我,希望能写一首像表现“九八抗洪”的《为了谁》那样的歌曲。我答应下来,然后写了。就是这本书开头那首歌词《今年的水仙花不开》。在交稿时,我就想到了,并坦率地告诉对方,武汉“封城”战疫,与“九八抗洪”太不一样了,很可能出不了像《为了谁》那样一夜之间唱彻天下的名曲。根本原因在于,“封城”中人所感受的,与“封城”之外的感受太不一样了。

别人可以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汉和武汉人自己依然是那颗平常心。《如果来日方长》这本书,不是要代表谁发出某种声音,只是想用一个“封城”时期最为普通的武汉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表达一种极其普通的情怀,感谢“封城”之外所有人的陪伴,希望这本书也能还给他们以一个武汉人的陪伴!

从“封城”的那一刻起,全国人民就齐心协力

读+:能否讲述一下您在武汉“封城”期间的日常生活?

刘醒龙:“家大口阔”这个词,近30年来已没有人使用了。武汉“封城”期间,我们家差不多就是家大口阔。一家三代,共六口人,第一次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这么久。特别是头三个星期,方方面面都没做好准备,日常起居的不适应,生活物资相较缺少,心理状态的不到位,这么多人在一起,有时候几个小时没有一点动静,甚至该吃饭了,连喊几声也没人答应。那样的沉默让人深感不安。

“封城”前几天,因为眼疾,几乎天天都在跑医院。“封城”之后,因为蔬菜紧缺,将冰箱里的烂菜叶清理一番,剩下来的炒熟吃了,弄成食物中毒。一开始不明原因,那种状态极像是中了新冠病毒的招,有十几个小时,人几乎要崩溃了。

好在身边有一个8岁的小宝贝,总有机会将家里弄得像是开心乐园。加上家里人人都有活要干,有主持网站工作的,有替国外一所大学翻译急需资料的,有冒着疫情天天到单位上班的,还有上大学网课和小学网课的。正月十五以后,大家各忙各的,才真正缓过劲来。

生活上,基本上与大家相同,沾准备过年的光,主食与肉食都不缺,缺的是新鲜蔬菜,还缺消毒用的酒精。“封城令”下达当天,好不容易在一家小超市抢到两小瓶100毫升装的医用酒精,赶上一个女孩也想要,就分了一瓶给她。这100毫升酒精成了“封城”初期我们家抵御新冠病毒的唯一武器。正月初九那天,在新闻单位工作的孩子出门上班时,我们让孩子将用剩下的酒精带上,孩子坚决不肯,说家里这么多人,就这么点酒精,自己上班后可能有办法。孩子空着手拉开一道门缝离家而去,让我们揪心不已,直到孩子来电话,说办公室里有消毒酒精,才放下心来。

读+: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刘醒龙: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大年三十,一架紧急运送抗疫物资的大型国产运输机降落在天河机场。我和孩子都是军迷,看到电视画面时,齐声叫道“运-20来了!”一声叫毕,禁不住热泪盈眶。从“封城”的那一刻起,全国人民就齐心协力,倾尽家底,给予支援。后来得知作为大国重器的“运-20”,全部都在飞往武汉,那种震撼感不是军迷很难完全体会。

【书摘】

接下来的日子不再是“第七十七天”

二○二○年四月七日夜里,三月二十四日就曾预告的全城解禁时刻就要到来,一千多万人都在等候送走这一天的最后一秒钟,迎来新一天的第一秒。按说这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日子,内心的激情却一点也不像是激情。再看家人,看院子里的邻居,还有小区内的街坊,大家都心如止水。

武汉暂停离汉通道的最后一秒终于过去!

武汉大城重启的第一秒钟终于来到!

一家人相拥在一起呼唤!接下来独自饮了一大杯衡水老白干,再拿起剃须刀,将蓄了七十六天的胡须剃掉了。做完这些,一家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什么话也没有,什么情绪也没有。二十分钟后,女儿忽然说:“去武汉关看看吧!”

武汉全城解禁第五十分钟,一家人站到武汉关前。马路两边,有些零零散散的年轻人,有人之前来此参与制作以武汉解禁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余兴未了不肯离去,有人是像我们这样临时起意来此用时光做个纪念。年轻人喜欢这里一大片百年以上的老房子,痴迷于它的华美与壮丽。

……

长江大堤外面的春潮,如何再令江汉客魂销?

站在熟悉而陌生的江天里,想起十四天前公告即将解禁时想过的问题,心中清晰浮出了答案。

二○二○年元旦前两天,在大姐家,母亲说好不来武汉过年,而后经过一番谦让,作为尊者的母亲理所当然地坐在沙发上,身为后辈的我坐在很多年没有坐过的小板凳上,听任母亲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前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你爸爸。你爸爸去世这么多年,从没有梦到过,前天晚上终于梦到了。你爸爸对我说,他刚刚吃了两碗面条,还没有吃饱。过了这么多年,这么大年纪了,你爸爸还有这么大的食量。我这样子也动不了了,过年之前,你替我去一下你爸爸的坟那里,给他带点吃的去!”我对着母亲承诺了。母亲又补上一句:“多带点,别让你爸爸又叫饿!”“封城”之前,堂弟从老家来武汉时,自己特地问过他,得知老家风俗,吃团圆饭之前给先人送去吃的是最尊重的。腊月二十四,儿子和侄儿结伴先回了一趟老家,在他们爷爷的坟前放置了不少好吃的。自己则打算,年三十回老家去肯定不方便,那就安排在腊月二十九。后来的腊月二十九,成了武汉“封城”的第一天。

第七十六天过去。

接下来的日子不再是第七十七天。

新的一天来临,无论外面的春天还剩下多少,自己第一要做的是谨遵老母亲命,回黄冈老家,在那座名叫小秦岭的小山上,伏下身子,长谢这春秋不老,生生不息的母亲大地!(摘自《如果来日方长》,本报有删节)

(长江日报记者宗和)

值得细读的一本书

《如果来日方长》值得细读。这本书是长篇散文,有大段的内心独白,值得回味咀嚼;但也是长篇纪实,包含了很多重要细节和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源于作者的身份和接触面。

去年3月17日,武汉“封城”第55天,疫情已发生根本性扭转。那一天,75%的民众不认可法国政府应对疫情的策略后,法国总理宣布,他唯一的兴趣是打赢这场战争。此刻刘醒龙引入一段回忆——

“2011年10月24日,我受法国领事馆文化专员邀约,带上家人,在东湖边一家餐厅接待法国作家菲力普·克洛岱尔及其家人。文化专员是地道的法国人,她比住在东湖边的我们还熟悉东湖。有如此精明强干的外交人员,早将武汉“封城”的信息传回法国本土:武汉街头,除了没有坦克、大炮和导弹,每一个社区都是堡垒,每一栋公寓楼都是要塞,相比二战时抵御日本侵略军的武汉保卫战,在物质层面上,一切战时状态都具备了,一切战时状态都实施了,就只差公告中有那样一句话。然而,法国真正行动起来,晚了差不多两个月。”

还是那句话,《如果来日方长》值得细读。

(李煦)

海报:记者|宗和 统筹|陈昌 海报|谭芳 张莉

【编辑:贺方程】


(作者:宗和 李煦 陈昌 谭芳 张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