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男子血栓“抖”入大脑,引发脑梗死

神经内科卒中团队正在急诊手术取栓。通讯员罗瑶 摄

长江日报4月13日讯   “肢体活动和语言功能恢复都不错,应该不会留下后遗症。”4月13日上午,已经可以下床行走的陈先生听到查房医生这句话,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前一天,突如其来的急性脑梗死让他充满了偏瘫恐惧。幸运的是,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医生紧急手术取栓,让他化险为夷。

57岁的陈先生2年前因心慌气短查出房颤,医生建议他服用华法令防血栓,并提醒他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陈先生每天坚持服药,却把按时监测忘得一干二净。

4月12日早上8时许,陈先生起床后刚走进卫生间,突然感觉左侧肢体乏力,一下瘫倒在地,口嘴歪斜,说话含混不清,吓得家人赶紧拨打120,将他就近送到市六医院抢救。到达医院时,陈先生的意识已经模糊。CT排除了脑出血,接诊的神经内科副主任丁辉燕高度怀疑是脑梗塞,得知陈先生长期服用抗凝药,不适合静脉溶栓,综合评估后决定立即手术取栓。

上午9时20分,卒中中心紧急开通“绿色通道”,陈先生被推入导管室。造影显示,陈先生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完全闭塞,神经内科卒中团队丁辉燕和邓立军医生采用取栓支架联合抽吸导管术,取出大量血栓,闭塞的血管瞬间被打通。


13日上午医生查房时,陈先生的肢体已经恢复了正常活动。通讯员罗瑶 摄

神经内科副主任邓立军介绍,陈先生是房颤引起的心源性脑梗塞。他解释,房颤病人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这种血栓黏附很不牢固,一不小心掉下来就会随血流“乱跑”,最容易掉到的地方就是脑内大血管,引起脑梗。

为了防止血栓的发生,华法令是房颤患者最常使用的一种抗凝药。唯一麻烦的是,剂量大了,有出血风险;剂量小了,易形成血栓。邓立军提醒市民,服用华法令抗凝药期间,必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同时,必须严密监测凝血功能。

脑卒中的治疗关键在于抢时间,6小时内是动脉取栓的“黄金时间”。如何快速辨别脑中风?大家可以谨记“120口诀”:1代表“看1张脸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2代表“查2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不能抬举”,0代表“0(聆)听讲话是否清晰或表达困难”。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医救治。  (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罗瑶)

【编辑:余丽娜】

(作者:刘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