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圣辉:推动汉绣课程进高校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30日讯 从7岁背着妈妈偷偷学习绣艺,到82岁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汉绣传承人;从培训绣品厂职工,到推动汉绣课程进高校……黄圣辉一生与汉绣结下不解之缘。

黄圣辉

黄圣辉1936年生于湖南长沙一个刺绣世家,中学毕业后进湖南湘绣厂工作。1956年被武汉市二轻局借调来汉,师承汉绣技艺精湛的胡荣庭、何秀英学习汉绣技艺.将自己的技艺与汉绣完美融合。她曾在武汉民艺戏剧绣品厂(武汉市戏剧用品厂)先后培训了300余职工,徒弟张凤芝被选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

为了提高汉绣质量,她大力传授针法技艺,规范技术操作。将自己擅长的掺针技术融合于汉绣之中,并根据汉绣装饰性强的特点,进行了规范。用掺针绣制的人物、花鸟、奔马分别陈列人民大会堂、获得国家级金奖。上世纪七十年代,她经过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表现凸凹的新针法--"蹦针"(也叫蹦龙针)。这种针法绣制的龙、鱼金光闪烁、活灵活现。黄圣辉的创新,不仅提高了效率、解决了生产难题,还扩大了汉绣题材范围,将汉绣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与苏绣在打印喷绘的底稿上创作不同,汉绣底稿以白描为主,绣制者的主观意识、个人审美更为突出。"黄圣辉介绍,汉绣在技法上融合苏绣、湘绣之长,在表现上讲究绣工的再创作,一幅图可能绣出多样效果。她家客厅悬挂一幅名为《小鸡丝瓜》的绣品,小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远看如同一幅水墨画,这是她创作于1957年的作品。

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汉绣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迈的黄圣辉欣喜之余,也为推动汉绣复兴、寻找更多汉绣传承人而奔波,从武汉纺织大学到江汉大学,从社区宣传到市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汉绣培训班,风雨无阻。

2009年,黄圣辉收徒王子怡,将技艺倾囊相授。2014年,在其推动下,王子怡相继在江汉大学、武汉大学开设汉绣课程,两所大学都将其列为校级公选课,计入学分。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甚至还有不少男学员。学员们在汉绣课上,不仅感受到楚文化的魅力,也深刻领会了坚持与毅力、耐心与细心、对细节的追求及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4年间,高校汉绣"弟子"已近千人。(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何忠杰 刑军 郑建雄 雷迅)

【编辑:叶子】

(作者:冯爱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