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将自己的原稿送给一位大厨,背后竟有这样的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讲好东湖故事。本月起至七月,东湖风景区将陆续推出100个东湖红色故事,本期我们继续感受东湖的“红色印记”,100个红色故事之“伟人的湖”。

毛泽东在东湖吃了一条鱼后作了一首词

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来到武汉,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万里长江横渡”。

那天,毛主席在船上吃的饭是四菜一汤,其中有一道菜就是“武昌鱼”——清蒸鳊鱼。为毛主席做菜的是东湖宾馆的厨师杨纯清。清蒸鳊鱼鲜嫩可口,毛主席胃口大开,吃了一小碗米饭,鳊鱼全吃光了。

晚上,毛泽东回到东湖甲所,忽然词兴大发:“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大作写成条幅后,毛泽东主动送给杨纯清师傅。他笑呵呵地说:“我刚刚填写了一首新词,送给你要不要呀?不吃你做的武昌鱼,我是填不出词来的。”

武昌鱼。

这就是毛泽东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的来历。送给杨师傅的竟是最初的原稿。这年年底,《水调歌头·游泳》在1957年《诗刊》1月号公开发表。

从此,“武昌鱼”名满天下。而毛主席送给杨师傅的那张条幅,成为杨师傅一生最珍贵的收藏。

珞珈山下的播火者挥笔写下这几个大字

1963年,武汉大学举行70周年校庆,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专门题词祝贺。他写道:“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

董必武是湖北黄安(红安)人,他18岁考取秀才来到武昌,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可以说武汉是他的“第二故乡”。1920年,他和陈潭秋等同志共同创建武汉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等党内要职。

1927年4月27日,董必武在武昌高师附小小礼堂参加了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37年10月,董必武应邀前往武大学生大礼堂,为全校师生作了《独立自主,发展游击战争》的讲演。

九女敦。 陈晨 摄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对湖北、武汉的建设发展非常关心。不但多次到东湖视察、游览,还给屈原纪念馆题写馆名、给九女墩撰文题词。他写的《九女墩记》,由张难先书写,刻在九女墩纪念碑的正面。他在诗中称赞太平军九女烈士——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帼英雄著义声,群众最怜英雄女,口碑传出足千秋。

万流一:东湖景区的拓荒者

建国初的东湖,虽有一些名胜古迹,但由于多年疏于管理,无人照料,已成一片荒芜,称得上景点的只有海光农圃,园区仅有乡间小径相通,游人并不多。

1950年,万流一被任命为东湖风景区管理处处长,面对这样一个寂寥的秃山荒湖他迎难而上,从勘察到规划建设无一不亲力亲为。

建设伊始,百业待兴。为了工作能顺利展开,万流一不仅带头在东湖安了家,还在实地勘察中,带领技术人员和园林工人踏遍了景区的每个角落,倾听民间传说,考察历史遗存。

行吟阁。

万流一从一个景区门外汉,变成了东湖“万事通”。东湖的气候、东湖的土壤、东湖的植物花草、东湖的历史典故无一不通,几年下来,他将东湖的“脾气”摸了个透,一批景点也建成了。

万流一也非常懂得借用文化的力量来促进东湖文化的形成。他多次邀请社会名流和有识之士泛舟东湖,广纳善言,诸如可竹轩、听涛轩、沧浪亭、行吟阁、长天楼、水云乡等景点,就是万流一时代的智慧结晶。

随后他还先后邀请到董必武、宋庆龄、朱德、何香凝、郭沫若、张难先等人为东湖景点赋诗题词,成就了东湖文化建设近现代部分精彩华丽的灿烂篇章。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工委宣传部出品 

来源:《东湖史话》

文字整理:薛灵毓 

见习编辑:李意娜

(作者:李文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