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字手就抖一唱歌声就“颤” ,医生揪出病因为声乐老师解困

长江日报4月14日讯 60多岁的邱阿姨是一家老年大学的声乐老师。三年前,她突然开始出现头不自主地左右晃动及手部阵发性抖动,但因持续数秒便立即缓解,也没太在意。直到最近两个月,除了睡觉,这莫名的“摇头晃脑”和手抖加剧,一刻不停。经过两天治疗后,“手不抖,声不颤,高音又能轻松唱上去了!”声音恢复如初的邱阿姨开心不已。

除了一写字手就发抖,更令她困扰的是连声音也开始“颤抖”起来,甚至影响了声乐教学。“唱高音的时候声音抖得更厉害,先开始咬紧牙关、紧绷肌肉还能勉强控制,后来不管是飚高音还是唱低音,哪怕正常说话,别人都能听出我的声音在颤抖……”数次被学员质疑,让热爱音乐的邱阿姨郁闷不已,为继续老年大学的声乐教学工作,三天前她慕名来到武汉脑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门诊看病。

今天李进为邱阿姨查房。 医院供图

经详细问诊,结合震颤分析及头部检查结果后,接诊专家李进副主任医师诊断邱阿姨患上了“特发性震颤”。李进介绍说,这种不受控制的头、手及声音颤抖是一种由脑内特定环路的不正常信号传递导致的疾病,常因遗传基因合并环境因素引发,主要表现为四肢,尤其是手部、头、面部的不自主震颤,有时也会偶发声音震颤。据不完全统计,6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20—30岁以及50—60岁是高发年龄段。

为恢复邱阿姨正常的声乐教学,李进建议她立即住院,接受药物、理疗等对症综合治疗。目前,经两天精心医护,邱阿姨手部、头部、声音震颤明显好转,对重返讲台她充满了信心。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医学常识的普及,很多人会注意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出现“震颤”这个毛病,误以为是帕金森病震颤而延误病情。其实震颤的原因多种多样,单纯心理、生理性震颤多在焦虑、紧张、压力大或情绪不佳、睡眠不良时诱发,一般频率较快但幅度偏小,去除上述诱因后可自行消失;因帕金森病产生的震颤,通常在静止状态下发生,书写时呈“写字过小征”;而特发性震颤多为运动性的,静止时症状会相应缓解。李进提醒,突发震颤最好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治疗,确诊为特发性震颤的患者随着病程进展若出现肌肉僵硬、行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谨防发展为帕金森病的可能。(长江日报记者李丽 通讯员周珊)

【编辑:余丽娜】

(作者:李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