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访马敏:国家教材大变革,整个历史教材体系都变了

长江日报记者鲁珊

马敏:国家教材委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5月22日,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与《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一起,受聘为国家教材委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主任,负责为中学历史课本把关。

他们正在审定的高中历史课本,将力争于2018年秋季在全国使用。

去年7月4日,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教材领域成立国家机构,直属国务院。

如此高配的国家机构,自然会带来教材,特别是中小学教材的重要变革。资料显示,此一轮教材变革,将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正如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所说,以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为标志,我国教材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国家教材委员会共有27位专家委员,马敏是惟一一位来自湖北的专家委员。近日,他以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的身份接受长江日报专访。

教材编审是国之大事

一个国家实施什么课程,使用什么教材,反映并决定了这个国家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

对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来说,教科书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不仅是下一代建立起知识框架的起点,背后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对下一代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国家教材委员会对教材建设的定义为:“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

马敏解释,教材和教材体系,深刻影响着国家人才培养,当然是国家事权。对教材,特别是语文、历史、政治等意识形态领域教材的统编和审定,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通例。

不止如此,高质量教材建设,既是国之大事,也是民之关切。

作为教育核心文本的教材,因此必须科学严谨,精益求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更高要求。

当前,不同社会思潮、不同教育思想激荡、碰撞、融合,课程教材还承担着主流价值导向的使命,正本清源,帮助下一代从小打上中国底色。优秀的教材还能帮助学生建立高水平学习能力,吸收人类文明新成果,如此,方能为国家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此次教材大变革中,高频词汇“核心素养”让教育界眼前一亮。

所谓核心素养,文件解释为“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这一套解释非常系统,也非常具体,不仅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还包括“为什么培养”“如何培养”“培养得怎么样”。每一学科的课程架构和内容,都围绕核心素养。

由此可以看到,与素质教育相比,二者在内涵上有很多相同之处,都以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但它又比素质教育更具体,目标更清晰,内涵更丰富,也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在这一轮教材大变革中,“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应迎来破题之机。

让教材内容更严谨

2017年,一篇《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一文在网上再次引发了教材虚假内容的探讨。

文章提到的《爱迪生救妈妈》,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讲述了大发明家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来不及上医院,要在家手术。因灯光昏暗,爱迪生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手术成功,妈妈得救。

然而,爱迪生是1847年出生的,他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

文章作者是浙江一位任职多年的小学校长,他说,即使是虚构文学,语文课文也应该建立在真相和常识的基础之上。对作为儿童启蒙的课本,一定要吹毛求疵,不能留下硬伤。

类似这样关于课文内容的争议,近年屡屡出现。

马敏介绍,教材的统一使用和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成立,将对过去教材中不严谨、不规范的做法做出调整,使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高度统一。

据了解,在去年9月起使用的新版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爱迪生救妈妈》没有再出现。

统编三科教材强化国家意志

国家教材委员会共设十个专家委员会,分别是: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想政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语文学科、历史学科、地理学科、数学学科、科学学科、体育艺术学科、外语学科。

这10个学科,基本完成了对大中小学段所有课程的全覆盖。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归类于科学学科范畴。

所有学科当中,有三科是统编、统审、统用。即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以及高校马工程重点教材。其他教材则多是一纲多本,各地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编写。

三科为何要统编?

马敏解释,三科教材意识形态属性强,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统编三科教材有利于更好地强化国家意志、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很多国家,这类教材也都采取统编统用,以体现国家意志。

【访谈】

养成唯物史观,培育家国情怀

教科书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读+:包括历史在内的三科统编教材,如何编写和把关?

马敏:2017年,国家首次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并组建了专家工作委员会。统编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由专家工作委员会承担三科统编教材的审查工作。参加审查的专家共有116人,其中高校教授、特级教师占90%以上。

实际上,统编三科教材历时五年,多区域试教试用,为兼顾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曾先后遴选多个省份的300多所学校,随堂听课,与师生当面交流,听取意见,修改完善教材。共有900多人次参与编写,24次审查会商会议,最后才报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

读+:近来网络上出现不少反英雄的例子。比如以还原历史为名,说“邱少云、黄继光根本不存在,是杜撰出来”等,还有人为抗战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的汪精卫翻案,甚至有人歪曲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您对此怎么看?

马敏:如此种种,都属于历史虚无主义。所谓历史虚无主义,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去重新解读历史,解构历史,歪曲历史,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

对此,作为国民教育通行读本的历史教科书,必须有鲜明的立场与主张,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恶搞、翻案、断章取义甚至错误言论要有清醒认识。这也是历史统编教材的目标之一。

整个教材体系都变了

读+:中学历史课本的主线索,曾有通史模式和分类史模式,比如现行高中历史课本,就以“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为课本结构,新课本将采取何种编排体例?

马敏:新编中学历史教材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外国古代史、外国近代史、外国现代史”六个模块,基本还是以时间发展为主线。

编排方式则采取点线结合。“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比如事件、人物、历史现象等,“线”是历史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从结构来说,还是使学生既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对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史事有所理解,便于学生打好历史基础。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读+:新编高中历史课本的必修课教材,只有上下册的《中外历史纲要》,是不是意味着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了?

马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样。核心课程内容的确比过去大幅减少。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减负,因为整个教材体系都变了。

按照新教材体系,每门学科的教材都是一套,由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选修课程组成。必修课是共同基础,所有学生都需掌握,这上下两册《中外历史纲要》就是必修课教材。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递进与拓展,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这就是专门史,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专门讲述历史,学生依自己兴趣,必须选择一门学习,这也是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展与变迁。

选修课程,则是一步延伸,为拓展、提高整合性课程,高中历史课标还提供了《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个模块的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也可以不选,程度较深,为爱好历史的学生强化史学基础。

形象地说,新教材体系就像一棵树,主干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即必修课,枝是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去学习和掌握的部分递进内容,即选择性必修课,叶则是学生延伸和拓展的较深内容,即选修课。

这种新的课程和教材体系结合了必备能力和自主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说,感兴趣的东西,就不会觉得是负担。

很多有争议的问题都涉及到

读+:近来关于历史课本内容取舍的问题争议不断,比如卫青、霍去病一度从历史课本中消失。但据悉卫青、霍去病仍然在高中历史教材之中,您怎么看待这些争议?

马敏:卫青、霍去病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是很重要的历史人物,当然应该实事求是地写出他们的事迹和历史贡献,正在编写的新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就没有回避。新教材中很多现在看来有争议的问题都涉及到了,只是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和分析。

读+:为什么新版中学历史教材中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会有变化?

马敏:教材编写是非常专业的,不仅要考虑学科本身的发展,也要体现国家认知的变化,还要反映学术上最新的发展态势和成果。

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以往历史教材的说法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而统编历史教材的定性则是“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一评价上的变化是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为依据,可以说是对辛亥革命历史地位和意义的国家认知。

读+:近年来,戏说历史的小说和电视剧很热门,甚至不少人是从这些历史小说和历史剧中普及历史知识,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马敏:这就是为什么新编教材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而不是对历史事实的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补充,但对历史脉络、历史规律的把握、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避免人们对一些历史热点问题人云亦云,摇摆不定,也不会被一些夸大甚至虚假的历史剧牵着鼻子走。

当然,作为文艺创作者,尊重历史事实和规律也是一个基本原则。既然冠名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就要尊重事实,真实是历史的生命。如果要戏说,那就不叫历史剧,是另一种题材的创作了。

不能任由他人描绘我们的历史

读+:近年来不断有日韩历史教科书事件引发国内外争议,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马敏:我们说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根据国家意志和国家认知去编写调整课程。历史包括国史和世界史,既有时间线索,也有空间线索,既有对自己民族历史的认知,也有对自己民族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作为的认知。既然别的民族要涂改历史,我们就要真实地记录历史,给我们的后代,也给全世界的后代们看,历史真相是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有这么高规格的教材委员会,为什么在政治、语文、历史这三门意识形态很强的学科使用统编教材的原因。

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高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整体,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日韩历史教科书的一些有争议之处,是从他们的国家利益出发去解读历史,尤其日本的一些历史教科书中至今仍在粉饰或回避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南京大屠杀,这实际上是对历史的曲解,而中华民族,不能任由他人描绘我们的历史,怎样运用唯物史观,用正确的历史知识还原历史、看待历史、解释历史,是我们民族的下一代需要面对的严肃问题。

【手记】

为什么是马敏

在马敏向长江日报记者展示的历史学科专家委员名单上,两位主任之一的李捷是《求是》杂志社现任社长、中国历史学会会长,而其他委员大多数来自高校历史领域知名学者,小部分来自中小学资深历史教师。

顶级专家编中学教材,外界形象地称之为“大家小学”。对此,马敏说,形式上是这样,但从使命上,课本编审与历史研究分量是一样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下一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责任更重大。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正在审定中的高中历史课本,被马敏用红笔做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马敏在历史学领域有着很高的威望。

1977年恢复高考,他顺利考入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师从近代史大家章开沅教授。

1986年,还是博士生的马敏就在国内社科类的顶级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中国近代商人心理初探》一文,率先将社会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历史研究,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马敏的博士学位论文《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完成不久就入选了首届“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这是当年中国近代史学科入选该文库的唯一一篇论文。

其后,他在近代史领域研究中一直笔耕不辍,成果丰硕,颇受学界瞩目,曾担任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课程与教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国历史)召集人、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而马敏曾任校长、党委书记的华中师大,在国内师范内院校中名列前茅,纵览中国各地的“超级中学”,几乎无处不见华中师大学子的身影。因此,由他来担任国家教材委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会两位主任之一,确实是众望所归。

已经63岁的马敏,在专业领域已颇有名气,但他仍坚持给学生上课,仍坚持学术研究不辍,仍坚持对历史课本一丝不苟,反复揣摩。他说,章开沅老先生的办公室就在楼上,他已92岁高龄了,还经常来办公室上班,当初受教于恩师身体力行的教导,做学生的如今怎敢有一丝懈怠,怎敢不怀敬畏之心,将老师的治学精神和家国情怀传承下去?

原标题为《国家教材委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主任马敏:帮助下一代从小打上中国底色》

【编辑 华智超】

(作者:鲁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