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一企业坚守“小平房”30年,实现了3个全球第一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27日讯(记者李佳 蔡木子)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大道九号,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坐落于此。厂区内一栋仅一层高的“小平房”,与周边高楼林立有些格格不入,但见证着这家中国光纤企业30年的自主创新历程。

“这栋总部行政楼从长飞建立之初使用了近30年,历任董事长和总裁等管理人员都在此办公。”6月27日,长飞总裁庄丹介绍。他的办公室仅有20平方米左右,只够容纳电脑桌、会议桌和几把椅子。  

长江日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小平房”灰色的地、灰色的门,白墙上没有励志的标语,只有淡雅的风景照,泛黄的墙体显示出建筑已有些年头。54间办公室把一层空间塞得满满当当,总建筑面积不过2000余平方米,比厂区内食堂还小。  

长飞光纤近30年仍沿用一层楼平房做行政楼,钱全花在刀刃上。记者高勇 摄

1988年,长飞由武汉光通信、武汉信托与荷兰飞利浦联合注册成立,次年在武汉近郊启动建设。这是我国光纤产业的正式发端。目前,长飞已跻身全球最大光纤光缆制造商,年营收额过百亿元,下设有境内外子公司20家。 

“一开始,长飞行政楼就是坚持简单,有办公桌、会客空间就行了。”原长飞办公室主任吴志强回忆,长飞没有自搭基建班子,与施工单位签订了“交钥匙”工程合同,公司厂房成为中国第一个“交钥匙”工程。               

拓荒而建的长飞厂区,在1991年迎来第一批员工正式入驻,这栋“小平房”随即启用,见证了长飞营收突破50亿元,跨入“百亿元俱乐部,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光通信行业唯一一家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发展历程。

行政楼办公室面积因企业壮大逐渐捉襟见肘。不够用怎么办?把“小平房”内的食堂变成办公区,部分办公功能转移到新厂房。也有人提出过扩建办公楼,但均未获董事会批准。“办公区域够用就行了,钱要花在研发等刀刃上”,庄丹说。 

长飞研发中心总经理王瑞春介绍,每年销售额的5%全部用于研发,没花掉可能说明创新型不够,技术的超前性不够,研发费用只有下限没有上限。 

管理“抠门”、研发“慷慨”的长飞,尝到了创新甜头,经受了市场检验。截至去年底,长飞拥有境内专利329项,走出了一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曲线。从最初一个螺丝钉、一个配件都需要进口,到现在连制造设备、源代码操作系统等均实现了自主可控。

最新行业数据显示,长飞占领了全球近20%光纤市场及10%光缆市场,已实现了预制棒、光纤、光缆全产业链的全球第一。

【编辑:付豪】

(作者:李佳 蔡木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