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曾参与武钢“一米七工程”谈判,参观博物馆他却变身讲解员

长江日报4月20日讯 20日,青山区冶金街道欣城社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居民们走进武钢博物馆,看展览、学党史。有趣的是,担任讲解任务的不是博物馆工作人员,而是105小区居民张国文,他是武钢博物馆捐赠藏品数最多的个人。在博物馆里讲自己的经历,一件件藏品串起武钢建设中的党史故事。

张国文(左一)正在为大家讲解藏品背后的故事。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张国文(左一)正在为大家讲解藏品背后的故事。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张国文今年83岁,是武钢退休工人,他参与了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从谈判、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1974年,中国与日本签订技术引进协议,当年9月,张国文作为工人代表,被厂里派去参与初步审查设计谈判。

武钢博物馆展柜里张国文捐赠的展品。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这是党交给我的任务,我们非常重视,大家要把技术摸透,不能在日本同行面前说外行话。”谈判历时40多天,有时候一天要进行4轮谈判,最后一轮从凌晨12点谈到3点多。中方谈判小组工作十分仔细,发现日方设计的3个重油罐没有安装灭火装置。“我现在还记得我们用了3个例子告诉日方:茶杯能不能没有盖子、西服能不能没有扣子、汽车能不能没有刹车。”大家据理力争,最终为中方争得新的设计方案。

张国文珍藏的1974年中日谈判送给日方代表的礼物。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参观当天,张国文特地戴了一枚徽章,是1974年中日谈判送给日方代表的礼物,他收藏了当时剩余的一枚。张国文把它视为自己的“传家宝”,一直珍藏着,即使给武钢博物馆捐赠了300多件藏品,这枚小小的徽章他一直没舍得捐出去。“一米七工程对武钢,甚至对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都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工程是经毛主席和周总理批准的,这些钢材的生产,改变了我国钢材过去依赖进口的局面。”

为了当天的讲解,张国文还打扮了一番,穿了一件红衬衣,还打了领带。从参与中日谈判开始,多年来,张国文养成了得体着装的习惯,他从不留指甲和胡子。“谈判时对着装有要求,我们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除了初步审查设计谈判,张国文还参与过技术交流谈判、三年备品备件谈判等,其中设计联络谈判长达3年。

张国文为武钢博物馆捐赠藏品的明细。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张国文为武钢博物馆捐赠了300多件藏品。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展柜中有当年谈判的记录本、使用过的茶杯、画图工具等,都是张国文捐赠的。他对着展品一件件讲述背后的故事。参观的居民中,很多都是武钢的工人,大家听得入迷。张国文说:“我响应党的号召,从鞍钢来到武钢。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是亲历者,我们那一批建设者都是争着为党和国家做贡献。曾经我们是贡献者、出力者,如今退休了我们变成享受者。是这美好的时代给了每个人美好的可能。”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罗弋)

【编辑  胡之皓】

(作者:覃柳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