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5号线有座车站,能“拿”在手里

武汉地铁5号线武金堤公路站施工现场,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王文武展示3D打印模型。记者 张希祉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8日讯   想把地铁站“拿”在手中?这不再是梦想!长江日报记者8日在武汉地铁5号线武金堤公路站施工现场探访发现,该工地落实武汉地铁工程质量提升年要求,综合运用BIM(建筑信息化模型)和3D打印技术,将蓝图提前变成实物,让地铁建设又省时又省钱。

“你只要有这个模型,就能把车站整个结构看得清清楚楚,非常直观!”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王文武手里拿着3D打印的模型说。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这个模型按照与实际车站1:200比例制作,长约1米,重约1.5千克,通体黄色,质地类似制作眼镜镜片的树脂。

王文武解释,5号线武金堤公路站是一个标准站,在设计和施工上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我们使用BIM技术后,将设计图在电脑上变成了一个三维模型,好处立马显现出来。”

王文武举例子说,由于数据的误差,按照原图纸施工,就可能发生车站少部分建筑结构相叠加或错位的情况,这就必须在后期施工中不断修改,会一定程度影响工期。BIM技术投入使用后,设计数据一输入进去,建筑模型就能呈现出来,哪里有问题就一目了然,为提前修改提供了便利,节约了后期施工时间至少1个月,节省减少费用至少100万。

拿到了电脑上的三维模型,5号线武金堤公路站项目部管理和技术人员又开动脑筋,希望利用3D打印技术将电脑上的虚拟模型变成实物。为此,他们找到了光谷一家高科技公司,经过4天的沟通和协调后,让3D打印成为现实。“整个打印了2天半时间,其间机器一刻不停。而3D打印收费是按照实际模型的重量按克计算,堪比黄金。”项目部管理人员说。

经过3D打印后的模型,工程师和工人们可以拿在手上观察,也方便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查漏补缺,大大降低了返工率,对提升工程质量有极大好处。

5号线武金堤公路站于2017年5月开始施工,目前已完成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地连墙施工、主体基坑土方开挖和车站主体结构建设,即将开始附属结构施工。(记者张晟 张希祉 通讯员袁永华)

【编辑:祝洁】


(作者:张晟 张希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