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把钱挣,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的藕卖到海外

        长江日报讯  “厂子就开在家门口,上下班只有几步路。足不出村就能拿到近五千块钱,还能守着家里老小”,22日,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刘万富喜滋滋地将新到的莲藕抬进厂房。

        江夏区金水街武当村是一个移民村,村内安置有387户南水北调工程的移民,刘万富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刚从鄂西迁至武当村时,分到水田的移民们犯了愁,“一辈子靠山吃山,水田在眼前却不会种。”


       刘万富在工作。记者王怡人 摄

        同年底,从事莲藕贸易的吴近货和他的祺良农产品有限公司在当地移民部门的招商引资下来到武当村,给全村人带来了“致富经”——利用水田资源发展莲藕产业,因为莲藕这种湿地作物非常适合在水田里生长。

        为了发展莲藕经济,村里盖起来专门用于莲藕初加工、深加工和出口的车间。厂房就修建在安置村民小区的对面。

       刘万富和背后的一筐一筐莲藕。记者王怡人 摄

        沿着村间齐整的柏油路走进厂房,厂长刘万富身后,堆满一筐一筐已经洗好的莲藕。厂房深处,工人们各坐一处,将莲藕削成片。刘万富说,这些藕片还将送至加工厂房进行深加工,出口至东南亚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

        莲藕产业的落户给武当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整村2300多亩村民责任田全部承租出去,每年可使全村增收140多万元。由于种植、加工到运输全产业链急需工人,村里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逐渐回流。如今,村里人口已从过去的500多人回升到了大约1500人。

        村支书徐美均称,近年来在移民部门的帮助下,武当村又引进一家企业,利用农业资源从事机质肥生产。每年又可安排村民就业30余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村民们的腰包更鼓了。

       (长江日报记者王怡人 通讯员廖宇智)


       【编辑:金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