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花会“酸掉牙”,研学活动带小学生认识路边的春天

长江日报讯 “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市,大家知道在武汉166座湖泊的水岸湿地中,生活着多少种鸟类吗?”4月22日上午,武汉市中小学生自然生态研学旅行活动,走进江汉区北湖小学,5年级2班的50名同学深入学习了“湿地与鸟类保护”课程,了解到湿地为武汉400余种鸟类提供生存环境,并且在探索校园植物过程中亲近自然、关爱自然。

图:北湖小学5年级2班的学生参加研学活动。

“大家想一想从小学过的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灵动可爱的黄鹂和白鹭现在已经成为常见的湿地水鸟。从古到今,湿地中的鸟儿都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研学老师、武汉道大自然观察工作室的杨云武,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组湿地鸟类的照片,讲解候鸟和留鸟的区别。当介绍到一种名为斑尾塍鹬的迁徙鸟时,同学们了解到它最远飞行距离能达12000公里、迁徙后体重会只剩下出发时的三分之一,纷纷表达了对鸟儿的赞叹与敬佩。

学习完湿地科普课程,武汉道大自然观察工作室的张慧敏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校内草坪,开展自然生态研学观察实践。“这朵小黄花好美!”活泼的王子腾举着一朵小花冲到老师面前,张慧敏介绍:“这是黄花酢浆草,酢浆草属的植物,花和叶都含有大量草酸,如果误食,嘴里会全是酸味。”

图:孩子们认真观察校内植物并填写生态笔记。

“鸟类是孩子们最容易接触到的野生动物,让孩子们通过身边可爱的鸟儿了解湿地、了解物种多样性、了解物种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在游戏中认识身边的校园植物,是比较合适的自然科普方式。”杨云武认为,增强孩子们保护自然的意识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点滴涵养,通过校园里的植物观察和湿地保护系列课程,完成学生的兴趣引导和观念改变。

武汉市中小学生自然生态研学旅行活动由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

(长江日报记者黄亚婷 实习生黄晶)

(作者:蔡燕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