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扶贫村学说当地话,“连4岁小孩也是我的老师”

长江日报4月24日讯  “为做好扶贫工作,我跟村民们学说当地方言,看到一些脱贫户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说家长改变态度。”24日上午,由市委组织部主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等单位承办的“红色基因代代传”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直播活动之“后浪风采”专题第三场直播“青春心向党,奔涌新征程”开播,40余家市直机关单位的青年干部现场观看,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90后青年党员陈典香讲述自己驻村扶贫的故事,引起观众共鸣。

陈典香在直播中讲述自己驻村扶贫的经历。  张毅 摄

直播中,来自武汉市直机关的5名青年党员干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他们守初心担使命的故事,畅谈学习党史、勇于实践的心得,累计吸引网友166.7万人次在线观看。

去年7月,刚从下沉社区回到单位的陈典香,又被组织上派到黄陂区罗汉寺街道伏东村驻村扶贫,目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他说:“我是江西九江人,父亲去年成为家乡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带领44户贫困户顺利脱贫。我和父亲同时奋斗在战贫一线,他经常把自己的好经验传授给我。”

父亲告诉陈典香,要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融入,想方设法赢得村民的信任。于是,陈典香利用一切机会学说黄陂话,“村里的阿姨都是我的老师,一个4岁的小朋友还时不时纠正我的发音”。

在和脱贫户打交道的过程中,陈典香发现有的家长对子女关心不够。留守儿童刘颖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最近3年都没回来看孩子,爷爷奶奶身体也比较差,陈典香就隔三岔五上门辅导,孩子的成绩有了进步。陈典香还通过手机联系到刘颖的父母,建议他们用微信等方式多跟孩子沟通。

另一个留守儿童早早,父母也是常年在外打工,早早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奶奶的教育方法有时难免简单粗暴。陈典香上门辅导时,常跟孩子的奶奶聊天,引导她改变教育方式:“我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我觉得老人如果对孙辈更耐心一些,将来他们的性格可能更开朗。”渐渐地,老人对孙子改变了态度,早早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长江日报记者黄征 通讯员郑玲靓 张蕾)

【编辑:丁翾】

(作者:黄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