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身心性命之学” | 江花

张之洞生活于列强侵略日迫、国势衰微日甚的多事之秋,其一生几乎与中国近代史进程同步。他亲历了三次战争:中法之战总督两广,在抗法一线指挥调度;中日甲午之战署督两江,坐镇南京筹集饷械,策应前线;八国联军之战总督湖广,策划南方诸省“东南互保”,使半壁江山免遭涂炭。面对“日日受制受辱,不成国矣”的惨痛现实和中国军队弊端丛生、朽不堪战的状况,张之洞时时以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抱冰握火、自强不息自励,把修武练兵作为疆臣职守的第一要务,孜孜矻矻、锲而不舍。晚年,他自号抱冰,曾自白:“练兵一事,鄙人身心性命之学。”

还在出任山西巡抚时,张之洞便开始集中关注战事并着手整顿晋军。调任两广总督后,他招募广胜军,雇佣洋教练。1895年,张之洞暂署两江总督,开始编练“江南自强军”,这是中国军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近代化武装力量。次年,他回任湖广,抽调军中精锐护军前营500人到鄂作为日后练兵的标杆和样本,由此拉开他在湖北编练新军的序幕。

张之洞练兵,以“执干戈以卫社稷”为目的,以“额必足,人必壮,饷必裕,军火必多,技艺必娴熟,勇丁必不当杂差,将领必不能滥充”为思想导引,铁腕千钧,频施手笔。

其一,裁汰旧卒,添补新兵。湖北原有旧营官兵11000余人,军中保守势力强大,老弱兵痞众多,裁撤不能一蹴而就。张之洞便以“裁散不裁整,裁兵不裁官为入手之法”,循序渐进,逐年递减,年减一成,力求保留三成左右精壮者补入新军。对所裁之兵,给饷一年,俾资改业,不致流落,保持军心稳定。同时仿照日本征兵之法“寓征于募”,专取18岁至24岁“素不为非”且略通文理的健壮青年入伍。士兵三年退伍时按品行技艺分头二三等分别予以优待。由于募兵有来路,退伍有出路,“人以当兵为荣”蔚成风气,湖北各地“多有读书士人来当兵者”。1905年在黄陂招募的96人中,就有12个禀生、24个秀才。

其二,参用西法,改革兵制。在建军制度、指挥条令、训练方法、军械装备、后勤饷章等方面,张之洞全行效法德日等国军队章程,推行新的军制。他先期仿德,把从南京带来的护军营扩编至两营一哨,湖北新军始有工程兵。1902年以后,又以日本军制作为主要参照,采用镇、协、标、营、队、排、棚(相当于师、旅、团、营、连、排、班)的梯级编制序列。镇为综合军事建制,包括步、马、炮、工、辎五大兵种,以适应近代战争协同作战的需要。1904年增设营务处,下设参谋、督联、执法、经理等处,统一军令、军政、军法、军需,使新军的管理指挥、营规纪律日趋条理和规范。

其三,自铸枪炮,扩充利器。“军火匮乏,最为大患。”1989年,张之洞从两广移节湖广,次年便在汉阳大别山(今龟山)麓筹建“湖北枪炮厂”(1904年改名“湖北兵工厂”,1908年改为“汉阳兵工厂”),1891年正式破土动工,1895年全厂建成,下辖六个工厂(车间),装有各式制枪、制炮机器110余种500余台。从1895年至1908年,共造步、马快枪11万余支,枪弹4000万发,各种炮985尊,炮弹98万发。名牌产品“汉阳造”七九式步枪达到当时世界一流水准。

其四,创设学堂,开启“兵智”。“练兵必练将,练将必赖学堂。”1897年,张之洞在黄土坡(今首义路)创办武备学堂,学制三年,开设军械学、算学、测绘地图学、各国战史等课程。接着,设将弁学堂、武普通中学堂、陆军小学堂(陆军特制小学堂)、陆军第三中学堂、陆军测绘学堂、军医学堂等10余所,以及各类训练班百余个,聘用外籍教习达52人;又创造性地推行“学兵制”,即选派士兵入陆军特别小学堂学习,“昼则来堂,讲求学科,夜则归营”,把军事教育普及到士兵。张之洞还不断地派员到日本及欧洲军事强国考察或留学,以求尽快掌握近代战争知识。由于受到不同层次、各有侧重的系列军事教育,湖北新军的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居全国前茅。

其五,聘用洋将,勤加操练。张之洞亲自总结、手订湖北“练兵要义”,重金聘用洋将担任军事教习,采用新法训练,内容包括队列训练、行军训练、体操、枪操、炮操、格斗、绘图测量、开沟筑垒、赶造桥梁、设埋地雷、战地救护、变阵调度等。各营还常常兵分两队,模拟实战,演练攻战守御之法。操练出发时,所有兵卒随带枪支弹药及饮食衣装,一切具备与战时无异,操练法令森严,考核苛繁。张之洞亲加校阅,对敷衍塞责、疏于操练者严厉处罚。勇丁们奔驰劳苦,则令其饮食丰足,每日肉食,以保筋骨强健。

其六,宽严相济,善待官兵。张之洞治军严格,要求官兵驻外演练须自备粮草,自搭帐篷,不许入民户扰一草一木。阅操时,不设椅凳,各官不许坐看。迎送上官,不许远出列队,更不许鸣放排枪;学堂研习或演习操练不许懈怠。他要求各级军官须待兵有礼,不许轻行责打,不许作贱役,尤不许克扣士兵军饷。铁腕之下,也有柔笔,他着力改善官兵的物质待遇,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营房整洁宽敞,阅报有定屋,沐浴有定室,器械有定所,衣被有定数,眠食有定时。官兵饷银优厚,退役返乡概免杂项差役,地方官员不敢无故差拘折磨。对于官兵的思想管束,张之洞较为宽松,诸如成立社团、议论时政、阅读进步书刊甚至军中党人生发事端,张之洞多不严查深究,而是睁眼闭眼,息事宁人,客观上为革命势力在军中潜滋暗长提供了空间。

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湖北新军练成。1907年,遵照朝廷练兵处和陆军部的营制规定,湖北新军整编为一镇一混成协,计有官兵16104人。全军军容严整,装备精强,训练有素,是仅次于靠中央财政打造的“北洋六镇”的第二支强大陆军部队。1909年陆军部派人密查三江两湖浙闽军队训练情况,密查结论是“各省军队以湖北为第一”。已入枢中央的张之洞颇感欣慰。不久,他病逝于北京,朝廷谥以“文襄”。据“大清会典”,“襄”只谥以大臣有武功者。张之洞以一介儒臣获此谥号,足见朝野上下对他治军练兵的高度认可与褒嘉。饶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张文襄公”一手打造的军中锐旅,非但没有实现他“执干戈以卫社稷”的练兵目标,反而背道而驰引爆了武昌首义,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对此,张之洞的学生说他“种豆得瓜”;幕僚说他“民国成立,系孙中山与张香涛(张之洞字香涛)的合作”;孙中山则评价:“以南皮(张之洞系河北省南皮县人)造就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革命家。”

张之洞去世后,他在军中的门生和部属将蛇山南麓原练兵军机会议厅建为纪念堂,名“抱冰堂”。堂宽26米,深17米,高10米,单檐歇山顶,正面和两侧均有回廊。堂内无隔,供张之洞像。堂后东侧有阅兵台,台顶置有铁栏,为张之洞阅兵处。1911年9月,新军革命党人曾在堂中策划武昌首义。后经多次修缮,抱冰堂基本保持原貌,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之洞是我国近代新式军队的开创者之一。他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政治干涉、经济掠夺和军事侵略时所表现出的耿忠之心、敏达之识、图强之志,值得景仰。当今世界面临百年变局,冷战思维甚嚣尘上,排斥、威胁、恐吓、制裁等单边手段肆意横行,张之洞的修武练兵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立足发展,构建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国家安全格局,坚决抵制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无疑具有可资借鉴的作用。

(潘长胜 詹才来)

【编辑:付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