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手记|隐逸诗人朱英诞“打捞”记

文/周百义

有一位写过3000余首新诗、1500余首旧体诗,在中国新诗史上曾经拥有很高地位的诗人和学者,70年来,读者却对其知之甚少。他,就是被称为“隐逸诗人”的朱英诞。

朱英诞是大哲朱熹的后裔,其曾祖父在江西任知府时,曾在武昌置办过一个很大的园子。园子中有一棵很大的皂角树,一口藏有青蛇的水井,一个颇具规模的藏书楼。后全家去了天津,他在南开读初中时,发表了第一首诗歌《街灯》。23岁时,由林庚作序,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无题之秋》。1939年,他到北京大学文学院任讲师,讲授了7年的诗歌和散文。

解放之初,朱英诞在北京贝满中学教书,后抽调到故宫协助整理明清档案。他曾向某家出版社投过一首写抗美援朝的诗歌《眼睛》,出版社以“感情纤细”为由退了稿。此后,朱英诞再也没有向任何媒体投过稿,也从此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

50岁时,他因病退休回家,故没有如很多知识分子一样被卷进政治的漩涡。在外人看来,朱英诞很落寞,与诗坛隔绝,其实他并没有放弃与缪斯的约会。他日复一日地端坐在家中狭小的书房里,倾吐如丝的诗思。他每月至少写一二首诗,有时一个月写七八首诗。

朱英诞的诗歌,没有宏大题材,也少见豪言壮语,他有意地撷取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从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甚至是梦境,都一次又一次进入了他的诗行。如月亮,他写了《春月》《月亮的歌》《十六夜对月》《星月》等十几首诗。二是独特的诗歌风格。朱英诞的诗歌,废名认为受六朝和晚唐诗风的影响,实际上,其诗歌既有中国古典山水诗和绝句的遗韵,又有五四以来西方现代诗派的影响。如他的笔下不乏艾略特、叶芝诗中意象与印象的闪现。三是他的诗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以白话入诗,但含蓄隽永,意境悠远。

卢沟桥事变前,他编好了第二本诗集《小园集》,废名为他写好了序,但战事中止了出版计划。后来,他干脆自己编辑诗集和文集。他将诗工工整整地抄好,装订在一起。他先后编辑了《春草集》《深巷集》《水边集》《夜窗集》等25个集子。集子编好了,自己写序和跋,然后一本本郑重地放在书桌旁的纸箱里。

临终前,诗人朱英诞写下了最后一首诗《飞花》:风中浮动着的花片,还是那/痛苦的鸟儿们,你们,飞起来了/翔而后集。这年寒冬岁末,诗人如“飞花”谢世,享年71岁。

诗人谢世后,断简残篇偶尔提及这位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直到1987年,钱理群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书中,才提及这位现代诗人。2006年,湖北黄梅人眉睫在研究“废名圈”时,在《诗评人》上发表了《发掘诗人朱英诞》等两篇文章。2008年,陈均整理出版了由废名、朱英诞当年在北大文学院讲授的《新诗讲稿》。2011年谢冕主编的《中国新诗总系》收入了朱英诞的26首诗歌。2013年,由洪子诚、程光炜主编的《中国新诗百年大典》收入了朱英诞的25首诗歌。与此同时,台湾的出版人也开始关注朱英诞。

至此,朱英诞才算重新浮出水面,但与朱英诞大量的作品相比,这只是冰山之一角,对于研究文学史上曾产生过影响的朱英诞来讲,还远远不够。

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王泽龙教授带领自己的学生,历时7年,边研究边整理出了朱英诞绝大部分作品。经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1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的《朱英诞集》。其中有现代新诗5卷,旧体诗2卷,散文2卷,学术著作及其他1卷。

日前,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在未名湖畔组织研讨会,以隆重的方式纪念和重新认识这位“隐逸诗人”。谢冕在发言中指出,朱英诞“学贯中西,艺通今古,诗文灿烂,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回归是北京大学永远的光辉和骄傲。”

周百义 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荆楚文库》编辑部主任,原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获韬奋出版奖,湖北省文化名人、出版名人称号。

【编辑李少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