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杂思|唯物主义的物是指石头沙子吗?

文/刘洪波

在《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推进了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如果从时间认识上看,因为时间是人民群众实践的展开过程,社会发展是实践性时间的具体表现,这一思想进展导向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对实践的关注,意味着对现实的关注,一般地说,这构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但实践也好,现实也好,到底是有具体内容的,还是抽象的、理论化的,大不一样。马克思在理解实践概念上的关键一步,在于把物质生产劳动视为基本的实践。历史上还没有人把这种劳动上升到实践这样一种哲学高度上来看待,下里巴人由此得以作为实践、现实和历史发展的主体登堂入室。

亚里士多德也十分重视实践,他的实践包括道德实践、政治实践、理论实践,没有物质生产实践的地位。康德把历史理解为理性的启蒙史,黑格尔把历史理解为精神的奋斗史,费尔巴哈把历史理解为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确证史。普通人在这些“历史”中缺席。马克思把物质生产活动作为基本的实践,从而将人民群众推上历史创造者的位置。

自古以来,形而上学在哲学中被视为正宗,“形上学”被视为智慧的绝对形式并居于思想的顶端位置。直至经验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种定式。马克思反对一切形而上学,因为他认为形而上学忽视现实和实践,虚构理想的精神世界,人只能通过现实的实践,积极地实现自身的幸福。

马克思论述劳动时间与价值的关系,认为空洞延续的时间与被劳动所充实的时间不同,无论在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中,人的生产活动所充实的劳动时间都衡量了产品的价值。使现实发生改变不是思想而是使用实践的力量,批判代替不了革命。

在理解马克思上,很多人存在着基于流俗的误解。例如,不少人以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物”指的是客体、对象、感性乃至石头、沙子之类的现成东西。但实际上,马克思恰好反对这种“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反对人的能动作用成为唯心主义的专有品,一些人所认为的“物”只是物的直观形式或直观反映,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人的感性活动。因此,唯物中的“物”指的是通过实践所达到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这里面包括人的能动性。

传统的时间概念要么是与人的具体生存无关,要么局限于个体的人生体验和个体的体验。古希腊的时间概念就是物体的运动或者运动的计数,这里面没有人的实践。奥古斯丁将时间内化为一种心理状态,与实践没有关系。即使海德格尔在时间认识上实现生存论转向,也只是指向个体的生存实践,在死的必然到来和“先行到死”的觉悟中去除对死的畏惧,从而到达勇气和决心的本真。但对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来说,如何能够达到本真状态呢,他改变不了现实,将只能改变自己的精神,也就是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接受它的安排,这便与走向宗教相当。

马克思的时间视野迥然不同。他是关怀生存的,但不止于个体的生存、个体的顺应或反抗,而是着重关怀劳动者整体的生存,关切社会时间这个维度,实践不仅改造物质世界,而且改造社会关系、人们的交往形式。虽然改变劳动者的境况极为重要,但从交往关系来看,这种改变实际上也改变了与劳动者相对的那些人,使劳动者与资产者双方都实现真正人的发展,从而消除在残酷的社会关系之下双方同时存在的异化。

虽然马克思对物质生产和社会财富的分配极为关切,但实践在马克思那里主要是一个哲学概念而非经济学概念,因此,实践的概念比劳动的概念含义更加丰富。在物质生产这一基本实践活动之外,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等也属于实践形式。而且,在马克思那里,哲学本身也根本上改变了,它不仅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不仅仅是一项认识活动、精神活动,而且是一项实践活动、社会行动。哲学改造世界,批判的武器兼而是武器的批判,知与行合一,“革命”作为最激烈的实践形式将要改造社会关系,劳动者占有生产力总和、私有制的终结、才能总和的发挥,使一切进步得以成为人获得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在私有制下人成为创造利润的工具。

一种颠覆式的历史观呼之欲出。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创造的,整个世界历史就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出发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不是出于某种精神、理念或者上帝。这里的人,是具体的、真实的人,而不是“类本质”的人、抽象的人、一般性的人、概念中的人、虚幻的离群索居的人、固定不变的人。历史是人们实践性时间展开的结果,现实则是这种实践性时间展开的过程。

在博士论文阶段,马克思将时间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批判了时间的异化,劳动成为劳动者的对立物,通过实践消除异化作为一种哲学认识而出现。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不仅找到了实践的现实形式,使实践与人的现实直接关联起来,而且通过实践将劳动时间、社会时间、历史时间贯通起来了。

普通人被视为永恒的摹本的时间排除在外,物质生产的意义被排斥,被从历史时间中清空,这种自古以来就天经地义的思想法则被改变。创造历史的主人,也就是给时间赋予内容和意义的主人,已被置换为人民群众,被置换为人民群众的实践。

刘洪波 湖北仙桃人。本报评论员,高级记者。

【编辑李少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