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文获“鲁奖”: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在一起

李修文(资料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11日讯(记者万建辉)11日,《山河袈裟》获“鲁奖”消息传来,李修文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鲁迅文学奖意味着极高的行业认可,能够获奖,他深感幸运和喜悦。他同时表示:“一个作家的写作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获奖,获奖的事,高兴一下就好,接下来,还是要面对那么多写作中的关卡和艰险,这才是一个作家无法闪躲的真正问题。”

李修文说,作为国内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鲁奖”是对认真写作者的一种奖赏,他一定会珍惜这份荣誉。“鲁奖”的影响力众所周知,《山河袈裟》获奖,会让更多人读到这部作品,不过他更看重奖项的奖励意义,那就是让大家知道认真写作是值得的。

山河袈裟(资料图)

《山河袈裟》是李修文的首部散文集,收录在书里的文字,多是近年来他奔忙于山林、小镇、寺院、火车等旅途中的感悟,记录了普通人的情感与尊严。

《山河袈裟》能够获奖,是否契合了“鲁奖”的某种评奖取向?李修文说,他记得鲁迅先生的教诲: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在一起。他相信“鲁奖”在秉承鲁迅先生的精神与情怀,也正是这句话赐予了他前些年写作的极大动力:如果你身怀正信与法则,山川,日月,乃至文学奖,总是会奖励你的。

这部作品出版一年多来,不论读者、评论界如何反馈,李修文认为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感受一直没变:那就是只要你视写作为信仰,你的信仰就一定不会亏待你。他说:“写下这本书时,我正处在个人创作的停滞期,只要能写出来,对我即是望外之喜和救命稻草。所以我对这本书抱有深重感激,因为它,我重新成为了一个作家。”

《山河袈裟》中写了很多人物,他们的命运与性格很有故事性,是否考虑把它们写成小说或剧本?李修文表示,目前对他来说,散文是最适合的创作形式,因为他迫切需要通过散文厘清自己是谁,但他也在写小说。尽管写得慢,但散文就是散文,没有必要非要把一篇散文写成小说。

本届“鲁奖”湖北散文、诗歌获奖,中、短篇小说空缺,是否留有遗憾?刚刚当选湖北省作协主席的李修文表示,湖北是小说大省,但是不会因为本届“鲁奖”没有小说获奖,就认定湖北的小说在衰落。相反,湖北作家的小说创作实力一如既往地强劲,几位青年小说家也展示了广阔的创作前景,他对这几位青年作家满怀热望。

【编辑:朱艳琳】


(作者:万建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