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燃青年教师|偷师“前辈”教学绝招 数学老师把语文课上出了名堂

万艳芹常在书店查阅教育类书籍

    数学老师半路“改行”,将语文课上出了名堂,探索出一套评价语言,让农村娃找到了自信。说起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语文老师万艳芹,学生、家长、同行都会竖起大拇指。

    万艳芹原本教数学,调入乡村中心小学后,因学校需要,做了一名语文老师。“那时我真是迷茫,看着孩子们机械盲目地背诵,有一种罪恶感。”于是,她找来各种资料,苦研语文教学。

    与此同时,她留心观察前辈们的教学方法,路过其他语文老师的课堂,或是听到老师们交流某篇课文时,她都会仔细聆听。这样一段时间的“偷师”,竟然学到了不少:枯燥的生字,编个谜语或讲个笑话,学生印象更深刻;从头讲到尾学生不爱听,课文引导要善变……一年后,她教学思路日益清晰,教学技巧也日渐娴熟,先后获得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区教研先进个人、区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等荣誉。

    2004年,在区里摘得语文优质课擂台赛一等奖后,要承担一节区级教学研讨课的任务。那时,她刚怀孕,领导想帮她谢绝,但她不愿放弃成长的机会,经过不停地打磨、修改,那节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乡村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大都比较怯懦,课堂氛围很沉寂。为了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万艳芹从教学评价语言入手,投身“优化课堂教学评价”课题研究。

    “你的回答真精彩”“你读得多好啊,字正腔圆,我都陶醉了”“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老师还想再听一遍”……赞美的语言常换常新,孩子们受到鼓励,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但语言组织能力、理解能力欠佳的学生,同样期待老师的表扬。“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理解得很对,谁跟他的想法一样?”利用这种赏识语言,万艳芹保护了每个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学生完全答错了,她会说“你能举手发言,就说明你思考了,老师喜欢爱动脑筋的学生,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好吗?”“别慌,把问题听清楚,再仔细想一想,你可能会有新的理解”。万艳芹会想方设法保护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她的课堂也逐渐活跃起来。

    (长江日报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吴琪俊)


(作者:杨幸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