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郦波:一个时代需要诗词的浸润




郦波


10月28日,第16届华中图书交易会在武汉举行。“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嘉宾,“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携新书《人生自有境界》《五百年来王阳明》来汉签售,并以全民阅读大使身份举办了两场讲座,和书友一起品诗论词修炼人生,粉丝捧场的热力堪比偶像待遇。讲座间隙,郦波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专访。

李白在黄鹤楼曾与崔颢“隔空较量”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之后,作为嘉宾的郦波,也开创了诗词点评人生流派。他在喜马拉雅上评说诗词的付费音频,点击超千万,并结集出版为《人生自有境界——郦波品诗词与人生》。在自序中,他开宗明义,引用庄子无用乃为大用的观点,认为喧嚣的时代需要诗词的浸润。

郦波坦言,一部手机或者一个APP带给现代人的知识,远不止古人说的学富五车,但如果你被手机牵着走,就成为手机的奴隶,丢失自己。诗词大会热播后,郦波非常欣喜地听到很多观众告诉他,晚上看完诗词大会,他们就关掉手机,读读《唐诗三百首》甚至《儿歌三百首》。这便是诗词的作用,找回曾经喜欢诗词的自己。

郦波认为诗词对当下人生的滋养,还包括鼓励你勇敢做自己,和自己和解。大诗人李白,现实生活中情商很低,更没有政治眼光。安史之乱后,连杜甫都知道该投靠谁,李白还“傻傻分不清楚”,投奔永王李璘,后来被流放夜郎。但李白之所以名垂千古,却也得益于此:浮云世事改,孤心此月明。不管环境再怎么改变,做自己的诗心不变。

作为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长居南京,从写《凤凰台》的李白的城市,来到写《黄鹤楼》的崔颢的城市,郦波特意将28日下午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市民服务中心的第二场讲座主题定为《从凤凰台到黄鹤楼》,对两首诗进行重新解读。他说,李白当年登临黄鹤楼,被崔颢的《黄鹤楼》折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在蛇山搁笔之后,李白并未释怀,写过一首《鹦鹉洲》,头四句“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三个“鹦鹉”,正是仿崔颢《黄鹤楼》头四句有三个“黄鹤”的写法。可惜,这首《鹦鹉洲》被批评为“东施效颦”。晚年的李白,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仍是模仿《黄鹤楼》头四句的重复写法,却开创了“金陵怀古”咏史诗的先河。

李白和崔颢的隔空较量,从黄鹤楼延伸到凤凰台,但好诗背后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和别人争一时之长短,而是和他人和解,努力、奋发,用丰富的积淀,完成人生的超越。

比起和自己和解,和他人和解,郦波觉得最难的是和命运和解。《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中,他最敬重白茹云,她以务农为生,家境清贫,身患淋巴癌,节目播出时,发现她过得并不凄惨,因为有“诗意的人生”,陪她对抗现实的沉重。

用当年“中国好声音”,唤醒母语感知能力

作为“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点评过张居正、戚继光等人物,也讲过《曾国藩家书》、王阳明心学,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古典文学与文化博士,训诂学是他的专业。所谓训,就是文字和音韵。郦波认为,中国语言的精华都存在于古汉语当中。今天,让普通大众去通读古代汉语有点不现实,好在有诗词这个桥梁,诗词是韵文,可以由吟诵浸入。

现代人诵读《诗经》,觉得其韵律那么优美,其实全部来自于古代文人的采风,按流行的话说,就是海选自当年的“中国好声音”。诗词同样如此,一开始是由歌女唱红,“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永词”,歌而咏,咏而舞,最经典才流传下来。

诗词讲究平仄声律,朗朗上口,最能培养语感。除了在喜马拉雅开设语文启蒙课,郦波不断向周围的小学语文老师宣讲,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母语感知能力,从而培养母语思维能力。吟诵也好,背诗也好,读多了,等有一天站在李白登临过的黄鹤楼,苏东坡感叹过的大江东去,一种巨大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情感将你包裹,这种感悟和体验,才是诗词真正的作用。

前段时间有则新闻让郦波这个教育工作者非常心痛。一个打《王者荣耀》游戏的孩子,因为爸爸把手机扔下楼,立即跟着跳下去。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母语土壤,就没有文化的根,用智能手机培育的一代,因为缺失文化基因和民族文化的根脉,脆弱得不堪一击。

2018年,郦波准备系统地品读唐诗,一部大唐,万千人生,他希望现代人能放下手机,让内心被优秀传统文化浸润。

可选一二十首诗,作为终身的朋友


电视节目只是参照系

读+:你在微博上每天写一首诗,无论是做嘉宾还是讲座,才思敏捷,出口成诗,如何做到的?

郦波:你可选一二十首喜欢的诗,作为终身的朋友,时不时见个面。诗词入门,精读是最好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反复理解、揣摩诗人的技巧、语境、情感,当情感通了,诗也就读通了,那就是你的了。我还记得自己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的感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任督二脉从此打通,无穷感慨,如江月奔涌。

读+:你曾说文化节目崛起是大势所趋,《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之后,同质类电视节目一窝蜂出现,你会担心因此产生文化审美疲劳吗?

郦波:我一直强调人生最大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经常对大学新生说,你永远别指望我能教你什么,我只是你前行路上的一棵树,你可以坐在大树下乘凉,看我如何解决问题,寻找自我,面对世界。我把我的趣味、我的思维、我的逻辑、我的应对,展现给你看,教育是影响,而不是告知,所有的老师,都是参照系,电视节目的功能同样如此。

读+:作为文化热门人物,是否难以避免被观众的声音或收视率裹挟?

郦波:我一直将自己定义为教书匠,虽然我做了好多电视节目。我一度认为作为学者,应该走进小楼,自成一统。有一天灵光乍现,思及伟大的孔子,他在历史上第一个破除官学,兴办私学,所谓私学,就是办民学,即破除精英教育,做大众教育,弟子三千人。

我把上电视做节目,在网上做音频分享,都归类为做大众教育,但我从不看电视。一是没时间,二是刻意不看自己做的节目,就如你所说,是担心自己受节目影响,违心说一些讨好的话。

读+:网络时代,观众动不动就会用,请某某某离开节目,表达自己的主张,你经受过这种语言暴力吗?

郦波:我也犯过很多文学性错误,在《中国诗词大会》当嘉宾,就有读者直接批评我将一些诗词的字音读错,错就错,承认错误。错不可怕,只要是善意的,每种错误都是在帮助你成长。

心灵不能没有根脚

读+:在新书《五百年来王阳明》中,你为什么认为现在需要读王阳明?

郦波:阳明心学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有现实意义。他强调对自我的认知,对人生的认知,对家国天下有抱负有担当。

在宇宙中,本质上每个人都很孤独,人在孤独的时候,就会渴望温暖。但其实人活于世,最幸福的不是获得,而是送出光明和温暖。这也是我特别喜欢当老师的原因,别人说蜡炬成灰泪始干,好像挺悲壮,我爱其烛火的温暖,温暖了他人。

读+:你解读王阳明心学强调需面对大众,会否惹来“鸡汤”还是“毒汤”的争议?

郦波:讲王阳明,我面向大众,是取其精华。我真心觉得学一学,哪怕是小学生也可以读一读,对人生有太多用处。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学一样技能,我们要千锤百炼。我个人也有体会。记得学车的时候,我就画了一张图,在脑海里反复想自己开车的前后动作,很快两次就会了,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上学。”

读+:你提出王阳明心学三大点: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知易行难,你对结果会不会很悲观?

郦波:我并不悲观,我认为传统和现代不割裂。我经常跟儿子聊天,手机很危险,使时间碎片化,思维碎片化。但我也用手机,做研究更需要。用手机查资料,比去图书馆方便多了。当手机带来的思维和情绪的碎片化,像洪流一样,泥沙俱下,谁都无法幸免,但我是让手机为我所用。

科技这把双刃剑,迅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每五六分钟刷一次屏,离开手机,就好像全世界弃我而去,心灵没有根脚,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在这种土壤里,你的根扎不下来。人生风雨路,风雨一来,就扛不住了。

懒癌、怒路症、跳槽王,空虚寂寞冷,种种网络热词,现代人为什么不耻于引为同道,围观心理为什么那么严重,还是因为失去了人生根基和支撑,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人生在世,谁不遇到点磨难?你要先变成你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再谈其他。

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

读+:配合诗词品读,你同时在音频网站开设初中版、小学版语文启蒙,强调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郦波:我有很多朋友在国外,他们非常焦虑下一代已不会说母语。格律诗讲对仗、平仄、押韵,有天然的韵律感,我听说他们假期会让孩子回国参加诗词营,这确实能帮助我们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

我正在做的语文启蒙,文学文史启蒙之外,还谈成长,教导孩子,一要具有自我的价值,然后才是人生格局。

读+:这让人联想到你主讲的《曾国藩家书》,让很多观众对照反思自身家庭教育的误区。

郦波:我还记得讲《曾国藩家书》那年春节,央视做了一个有关家风家训的调查,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说法。很高兴在家风家训的推广方面,我还是有小小的贡献。

我自己家的家风,当然没法像古人那样总结,或者说底蕴还不够。生活环境也变了,信也不写了。但我会把自己的思考总结告诉儿子,我对他有“四做”原则,做人做事,要有行动力,有什么想法赶快做,专心做,别马虎。边学习边做,知行合一。

所谓家风家训,一言以蔽之,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本质上是和孩子共同成长。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生不停的成长,才是人生的终极。共同成长,才是家训之道。

读+:你比较倾向用诗词观照爱情和人生,认为读诗可帮助阅读者与自我人生和解,这种阅读境界是否很难抵达?

郦波:除了考试,很难说你今天背了几首诗词,明天就能派上用场。对我个人来说,诗词用处良多。人生失意时,我会提醒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临非议时,我会在心底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孤独寂寞冷时,我会在心底默念:“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诗词从来不是决定输赢、彼此攻击,甚至提供炫耀、以资傲娇的力量。诗词只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想象一下,若没了崔颢李白苏东坡,黄鹤楼台晴川阁下长江两岸该缺失多少韵味,登高望远何来壮怀激烈?

所谓与人生和解,是有一天你得意或失意时,站在诗人站过的地方,眼前有景,灵魂瞬间被激活,和山水的灵魂、文学的灵魂,达到共振或和解。


(作者:记者周满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