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式小说”的文坛公案

严辉文
村上春树的“随笔式小说”,到底算“随笔”还是“小说”,村上本人和相关评论家长期意见相左,成为一段文坛公案。
村上春树在完成其“青春三部曲”长篇小说之后,有几年时间,着手创作了几部短篇小说集。其中,被认为是看起来最不像小说但又最值得细品的是《旋转木马鏖战记》。

《旋转木马鏖战记》,既是这部小说集的名称,又是村上为其作序的序文题目。村上在序言中开宗明义的将他的文章定位为“随笔”。“将这里收录的文章称为小说,对此我多少有点抵触感”。
村上对小说与现实素材有个比方,他说小说要将现实素材一古脑儿扔进大锅里煮,一直煮到面目全非,再切分适当运用到小说中才算成功。又自评他集子中的文章是与事实相符的,原本是准备作为素材整理,以应将来长篇小说创作的不时之需的。之所以结集出版,只是因为它们自身“希望被道出”。
不过,村上的对这部作品的“随笔”定位,评论家们可不买账。评论家们坚持认为,不论村上在叙事表达上采取再多的纪实采访技巧,但仍然是“小说”。美国学者杰·鲁宾教授最后在相关评论中毫不客气地报料:1991年村上《全集》第五卷出版时,他自己已承认:《旋转木马鏖战记》全是向壁虚构,“没有一个人物是有所本的”。
这段公案,再次让我们见证了村上式的狡黠。说白了,无非是为了运用更为简洁有力的笔法,更为实在观之可亲的技巧,更多片断化、日常化的虚拟真实,来尝试他的村上式现实主义——翻译家林少华认为,村上用现实主义创作的小说,长篇中只有《挪威的森林》,短篇中只有《旋转木马鏖战记》,并且断言没有《旋转木马鏖战记》的尝试,就没有后来《挪威的森林》的空前成功。可见这部《旋转木马鏖战记》分量之重!
那么,作为“随笔式小说”,村上除了运用轻松的随笔式文体,把让读者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技巧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之外,还进行了哪些有意思的尝试呢?
依笔者看来,一是用拉家常的办法,将小说本身进行的“家常化”处理。比如集子中的《背带短裤》《游泳池畔》《献给已故的公主》及《猎刀》。
村上在序言中坚持认为这些随笔取材于现实,“人们所讲的大部分故事就那样一无所用的存于我的记忆中。它们哪里也不去,只是如夜雪一般静静地存积着”。却意外地道出了他“随笔式小说”的魅力所在。看起来情节毫无过人之处,但如夜雪聚积,谁不想慢慢品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