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潭秋:为解决“最大多数人类的问题”奋斗终生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记者苗剑翻拍自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烈士档案】

姓名:陈潭秋,名澄,字云先,号潭秋

籍贯:湖北黄冈

家庭出身:地主

出生时间:1896年1月4日

出生地点:湖北省黄冈县陈策楼村

就读学校: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入党时职业:教师兼记者

入党时间:1920年秋

入党地点:湖北武昌

主要著述:《赶快组织“女界联合会”》《五一纪念歌》《湖北农工商联合会成立之意义及其工作》《中国民族运动史》《武汉社会状况》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实》

【革命经历】

1920年 与董必武、刘伯垂等创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1921年7月 与董必武一道参加中共一大,之后参加了中共三大、四大、五大。

1922年后 以记者身份深入工厂和 京汉铁路工人中办识字班,结识林祥谦和项英。

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遭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工人俱乐部被包围后,陈潭秋让工人撤离,避免重大牺牲。

1925年2月 与中国妇女运动先驱 徐全直结为革命伴侣,1934年徐全直牺牲;8年后,在新疆工作时认识王韵雪并结婚。

1933年初夏 从上海来到中央苏 区,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1934年1月 当选为第二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并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粮食人民委员、临时中央政府粮食部长。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斗争。

1935年8月 从闽东南来到上海,与陈云一道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七 大”,留驻共产国际工作。

1939年 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

1943年9月27日 在新疆被反动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时年47岁。

【烈士的话】

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3月下旬开始,长江日报记者前往赣南、闽西,沿着当年陈潭秋在中央红军长征转移后率领红军部队坚持战斗的足迹寻访。

4月2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陈潭秋的故乡——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在陈潭秋故居纪念馆和陈潭秋雕像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团员和普通群众纷纷献花或驻足肃立,向这位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之一表达怀念和崇敬之情。

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卖田卖房,负债也要读书

“流落了七八年的我,今天还能和你们通信,总算是万幸了……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南北奔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现在生活也很困苦的,绝不是一人一家的问题,已成为最大多数人类的问题(除极少数人以外)了。”

4月2日下午,武汉文华学院教职员工在学院党委书记郑畅的率领下,来到陈策楼镇的陈潭秋故居纪念馆参观。教职员工们听着讲解员讲述这封写于1933年2月的家书,心潮澎湃。

黄冈市黄州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孙建勇研究陈潭秋多年,在接受采访时说,陈潭秋的这封家书由收信人、他的三哥陈春龄收藏,其后人陈裕民1952年捐献出来,现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陈潭秋当时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旧中国黑暗的社会本质。他革命的初心就是要推翻这个腐朽的封建旧制度,解决“最大多数人类的问题”,让他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这一初心,陈潭秋至死奋斗。

曾任陈潭秋中学校长的陈进是陈潭秋的第五代堂孙,他带领长江日报记者参观了学校和故居。“烈祖陈畴是前清举人,家境小康。到了天祖陈厚怙的时候,家有田地五六十亩、大小房间十五六间,还有织布、染布业,家业殷实。可是高祖陈潭秋心里装的绝对不是个人,而是中华民族的独立、天下穷苦大众的解放,受他五哥陈树三影响,立志‘为民办事终生’。”

陈潭秋第五代堂孙陈进在陈潭秋中学门前。 长江日报记者 苗剑 摄

1912年,陈潭秋考入湖北省立武昌第一中学,1915年毕业后进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补习了一段时间,1916年至1919年在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读书。为求学,陈潭秋变卖了自己分得的六七亩田、两间房,还负债数百元。读书期间,陈潭秋广泛阅读进步书刊,接受新思想新文化。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陈潭秋和恽代英等人一起积极组织学生罢课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并且总是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由于在五四运动中的突出表现,1919年夏,陈潭秋被学生组织派到上海参观学习,并结识了董必武。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探讨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共商回汉兴学、办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陈潭秋从此开始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1920年春,董必武在陈潭秋的协助下,在湖北省教育会西北角涵三宫街南面小巷的清朝支郡师范甲丙堂旧址创办私立武汉中学。此后,陈潭秋等人以武汉中学为基地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为在湖北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做必要准备。

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刘伯垂、包惠僧等在武昌府院街董必武的律师事务所内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陈潭秋负责组织工作。1921年7月,陈潭秋和董必武作为武汉党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动员家族出钱出地办学堂,让穷人家孩子有书读

长江日报记者在陈潭秋故居纪念馆采访时,看到一份距今94年的陈氏家族契约,纸张已很陈旧。陈潭秋1927年回故乡领导革命时,倡导陈氏家族出钱出力创办聚星学校(陈潭秋中学前身),从这份契约上可以看到陈氏家族为建立学校所出的土地、钱款、粮油数额等。

陈进留存的“聚星学校”相关契约。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陈氏家族是一个大家族,但在陈潭秋创办聚星学校之前,当地只有很少的私塾,而且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上,一般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女孩,是根本上不了学的。

陈潭秋故居纪念馆馆长丁海舟说,有了这份契约,聚星学校就顺利开办起来,当地一大批适龄的男女青少年就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这在当时贫穷的中国农村,算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动员自家的人出钱出力办新式学堂,让更多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是陈潭秋多年的愿望。

2010年,聚星学校更名为陈潭秋中学,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宋平同志题写校名,陈潭秋的三子陈楚三为该校捐款50万元设立教育基金会,奖励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

下田割稻,为8万长征将士筹粮万担

江西瑞金沙洲坝有一片白墙灰瓦的建筑群,这里是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机关所在地,农业、教育、检察、粮食等部门齐全。

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红井旧址管理处副主任刘威说,1933年初夏,陈潭秋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月当选第二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并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粮食人民委员、临时中央政府粮食部长。他率领部属跑遍了中央苏区闽西、赣南20多个县,了解农民的土地情况、种粮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农民纳粮政策,保障了中央红军反“围剿”作战和中央机关的粮食所需。

1934年秋天,中央红军决定实施战略转移,筹措粮食的重担落在陈潭秋身上。那时正是闽西、赣南秋粮收割的季节,他在两个月时间里,动员各地的农民为8万多即将长征的红军将士筹措了万担粮食。为筹措粮食,陈潭秋还跟农民一道下田割稻。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陈潭秋与瞿秋白、何叔衡、项英、陈毅、毛泽覃等留在闽西、赣南,坚持斗争。

突围时右耳廓被刮掉,此后照相都是朝左照

孙建勇说,1933年2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江西苏区。妻子徐全直怀孕不便长途跋涉,陈潭秋只身前往,孰料这一别竟成永诀。当年4月,徐全直生下次子陈志远,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1934年2月被杀害于南京雨花台,年仅31岁。陈潭秋也再没见到陈志远。

今年88岁的陈志远退休前是南开大学教授,老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母亲被捕后,只有两个月零18天大的他被姥姥家的人送回故乡陈策楼,由他的六伯和六伯母抚养,在故乡生活了8年,后来在党组织关怀下到武汉读书。

沿着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潭秋、何叔衡由赣南向闽西转移的路线,长江日报记者寻访数天。主力红军转移后,中央苏区一片白色恐怖,陈潭秋和他率领的部队突围转移,几乎无日不战。1935年2月,担任中央苏区特派员的陈潭秋在向闽东南地区转移时,为了躲开敌人的追捕,带领战士选择根本无路的闽西大山突围时不慎跌入深谷,右耳廓被刮掉,头部受重伤,所幸被树枝挡住没有牺牲。“人们看到陈潭秋后来的照片,都是朝左照的,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因为他的右耳朵没有了。”陈志远说。

撤离新疆时,他把自己放在最后一批

“我好像从来就没有见过亲生妈妈徐全直,同样也不熟悉我父亲。因为我出生时父亲在中央苏区,后来他与陈云同志经上海去了莫斯科,在共产国际工作几年后,又去新疆担任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直至1943年牺牲。”陈志远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战友音容永世违,斗生业绩有光辉。如闻謦欬精神振,展诵遗篇识所归。”这是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的董必武1959年3月为陈潭秋写下的悼念诗。

1942年7月,党中央决定共产党人全部撤离新疆,在分三批撤离的名单中,陈潭秋把自己放在最后一批,最后不幸被捕。他说,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在敌人的监牢里,陈潭秋面对毒打等各种折磨,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和勇敢。1943年9月27日深夜,在反动军阀盛世才授意下,李英奇、张思信、邱毓熊等3名刽子手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陈潭秋秘密杀害。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天下穷苦大众的解放,高祖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牺牲。鲜艳的党旗上,有先辈们殷红的鲜血。”陈进说。

(长江日报记者汤华明)

【编辑:贺方程】

(作者:汤华明 苗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