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海军二战时曾在国内进行毒气实验,使用对象尚不明

据日本共同社18日报道,针对“二战”时期旧日本海军曾为研究毒气在日本国内进行人体实验一事,通过对多份收藏于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和国会图书馆资料的查阅,共同社确认了其中有关涂抹使皮肤溃烂的“糜烂剂”的存在,部分资料记载了以军队相关人员为对象,出现皮肤长水疱的受害情况。

保管了相关材料的是日本防卫研究所内的技术研究所化学研究部(位于神奈川县),以及其改组后的相模海军工厂化学实验部,该研究所的这个部分保管着多份海军负责毒气武器研发的报告,相关内容是关于糜烂剂的芥子气和路易氏气解毒药剂的开发。

其中,相模海军工厂1944年汇总的“关于解毒剂的研究”的报告,记述了利用人体确认开发的药剂效果的实验。例如在手腕上涂抹芥子气后用药剂洗去,或用药剂清洗渗入芥子气的军装布料后,再将布料贴在人体皮肤上进行观察。报告记载,进行相关操作之后,有的人生了大水疱,部分实验还以军队相关人员为实验对象。报告的封面上标有“秘”、“处理方法・用完后烧毁需上报”等字眼。

此外,共同社方面还发现了保存在国会图书馆中,主要内容是让人吸入毒气的实验论文。论文中记载,在1941年以“有助于气体检测及防御”为目的进行的实验中,含有让人吸入称作喷嚏剂或呕吐剂的毒气,并调查感知所需的时间的相关内容。

吸入实验是在至少有80名16岁至39岁的人群中进行的,但实验人员的身份不明,实验结果据称是这些人未出现健康受损。值得注意的是,该论文的作者是一名军医,曾隶属于舞鹤海军医院(位于京都府)等,该论文还被作为当时日本海军省教育局的“秘密军事教育图书”。论文中还引用了其他海军军医的以往研究,包括让人吸入理论上无法忍受的浓度的毒气等利用人体的“许多试验”,从论文中可以看出,进行实验者对实验对象反复进行了实验。

此前,关于日本军队使用毒气,有日本陆军在中国大陆将其用于战争及人体实验等的相关记录,而此次的资料则证实了日本海军进行的相关人体实验。

报道称,这是在日本国内首次看到的关于日本海军进行毒气实验的相关资料,日本国内有意见指出,这些实验的背景可能是当时的日本政府设想在日本国内与美军进行毒气战。由于当时中方的防御和攻击能力不足,因而(毒气战)有望发挥很大效果且遭到报复的可能性小,但是当时日军对美军的方针则不同。中央大学名誉教授吉见义明称:“(日本)陆军担心遭到报复,在较早阶段就决定停止对持有大量化学武器的美军使用。海军直到最终阶段都曾设想可能在本土决战中对美军使用因而进行了准备。”

共同社19日报道指出,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京审判)并没有针对使用毒气的相关事实进行严厉追究,相关材料也遗失不少,导致现在要搞清楚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越发困难。吉见分析当时的资料指出,当年东京审判之所以没有对此细究,是因为主导审判的美国认为若对日方问罪,则会束缚美国自身使用毒气。

为了杀敌或使敌人失去战斗能力,旧日本军队曾经开发了很多种类的毒气。例如,糜烂剂使皮肤溃烂,也会对眼睛和呼吸器官造成伤害;芥子气还被称为芥末气体;喷嚏剂(呕吐剂)则能对眼睛及喉咙产生强烈刺激,高浓度时更会使人陷入呕吐及呼吸困难。此外,还有引起肺功能障碍的窒息剂、妨碍细胞呼吸的血液剂。这些毒剂在日本国内制造过程中,曾导致很多人健康受损,而大量化学武器被遗弃在中国大陆,战后毒气泄漏造成了巨大危害。国际《禁止化学武器条约》规定日本有义务对其进行废弃处理,相关处理工作仍在继续。

【编辑:宋清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