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象主播、感受人工增雨,快来2021气象科技活动周逛逛

22日,“科技强国,气象万千”2021年湖北省暨武汉市科技活动周在武汉科技馆启动。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长江日报5月22日讯 今天天气如何?每个人关心的天气预报究竟是如何出炉的?背后有哪些“黑科技”?来逛逛这个展览可以一目了然。

22日,主题为“科技强国 气象万千”的2021年湖北省暨武汉市科技活动周在汉启动,现场展示面积达1200平米,分为序厅、气象科技创新展示区两大部分,其中气象科技创新展示区又分为国家馆、区域馆、长江馆、企业馆、高校馆五个部分,展览为期3天,市民可前往武汉科技馆(新馆)进行参观体验。

此次展览,展示方式主要用展板、模型、实物、视频、多媒体、系统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来阐释“科技气象”的创新成果和转化。为突出科技引领作用,在统筹考虑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本次活动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展览模式。

2017年以来,中国气象局联合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举办“气象科技活动周”,通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科普和科技交流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展示气象科技发展的主要历程和重要成果,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有效推进了气象科技创新与科普,此前,“气象科技活动周”分别在广州、北京、南京举办过,今年首次在武汉启动。

现场气象“黑科技”亮点多多

“近距离”体验天气预报节目

天气预报节目是如何录制的?气象科技活动周现场可以“近距离”体验。

观众在绿色幕布前体验天气预报电视节目的录制。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在“中国天气”的展位上,一块特别圈出来的两平方米空间吸引大家的目光,一堆的设备聚焦其中,看起来科技感十足。原来,这是天气预报节目录制体验区。

置身其中,左边是一块绿色幕布,右边是摄像机设备,正前面有一块大型的显示屏,头顶上有明亮的灯光。伸出你的手在绿布上“指指点点”,显示屏上就会出现你的图像,但是指点的却是气象的信息和区域信息,就跟在电视上看到的气象预报节目一模一样。

全国各地区气象工作展区。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展位工作人员介绍,大家每天在电视上看到的气象新闻,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录制的——利用先进的影视抠像技术,再通过电视、网络平台对外发布。

VR感受人工增雨全过程

人工增雨,是在干旱天气时常用到的手段,很多人都觉得十分神秘。在区域馆,专门展示人工增雨的VR设备引起观众的兴趣,大家纷纷上前体验。

云雾雷达。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装备并不复杂,一台穿戴设备,配备有手持和体感系统。”长江日报记者也现场体验了一把,感觉挺奇妙。

工作人员给记者穿戴上设备之后,眼前的画面突然变得立体起来。紧接着,慢慢环绕一周,找到眼前景象之中的各个“指令”,摁动手持设备进行选择来完成全过程。

先在气象部门的监控大厅,发出人工增雨指令;随后场景转换到机场,进行增雨炮弹的选择、安装;飞机起飞后,操控机舱内的设备,进行炮弹的空中投放。

完成一系列的指令之后,此时,眼前就会出现人工增雨的原理介绍,告诉大家如何通过炮弹产生雨水。

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及相关设备。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最新的气象卫星即将发射

“探空”高精尖设备“大全”

国家馆展区里,展示着国家级气象业务科研单位的优秀气象科技成果,如风云气象卫星、天气雷达、气象专用芯片、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和陆面再分析产品、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等,其中有大量“探空”的高精尖设备,正在提升我国的气象监测预警分析能力。

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展位上,卫星的模型受到不少学生们的青睐,这些只能在书本上见到的装备,还可以现场亲密接触。

风云4号气象卫星模型。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展示的卫星有中国气象卫星史上的多个系列,不同的卫星有不同的气象监测功能。本月底,具有国际最高水平的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即将发射,该卫星可以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其中搭载的快速成像仪可以实现1分钟2000公里×2000公里的区域快速成像,将大幅提升我国气象观测水平,也将给数值预报系统提供更多更精准的输入数据,提升天气预报水平。

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的展位前,两块国产自主研发的气象专业领域芯片“春分I号”“惊蛰I号”展示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的高水平技术发展。

中国气象局开发的“惊蛰I号”“春分I号”气象专用芯片。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根据展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块芯片是我国综合气象观测集约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显著标志之一,手指头大小的芯片里边,集成上百个气象观测核心算法和标准接口,实现国内观测技术标准的统一,更加有利于开展各类型气象观测。

无人机台风观测试验——“海燕计划”使用的无人机模型。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其中,“春分I号”芯片主要运用于探空观测,这也是气象科技领域未来发展的重心之一。比如日常气象监测的气球探空、机载、艇载和箭载下投探空等携带这种新型芯片,可以实现多种场景和平台综合协同应用,实现探空轨迹、气象要素实时标准处理和集约化管理,搭载在往返式智能探空系统上更加利于实现下一代探空观测。

(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通讯员李傲 高迅芝)

【编辑:丁翾】

(作者:龚萍 李永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