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震中秀岭村:房屋倒塌,最年长老人心有余悸,但无一人伤亡

强震发生时,张文俊老人正躺在院坝里的简易床上睡觉。自18日起,每天大大小小密集的地震让老人神经紧绷,不敢睡得太死。

他79岁,是秀岭村最年长的老人,面对武汉晨报记者,他不无感慨地说,这辈子还从未经历过如此惊悚的场景。

强震来时,大地轰隆隆地响,瓦片哗啦啦地掉,脚底仿佛有千万头巨兽在撞击。

他赶忙拉着老伴飞也似的冲出院子,然后一个趔趄坐在了空地上。幸好,地震持续时间不长,数秒后,大地恢复了平静。

后来,他得知,当晚云南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正是位于他所在的秀岭村。

震中秀岭村被地震损坏的房屋。武汉晨报记者 陈伟 摄

震中村庄:无一人员伤亡

见到张文俊老人时,他正在秀岭小学安置点的救灾帐篷里。自21日强震发生后,部分村民便被转移安置到这里。

可以说,这里算是村子最好的安置点。早在19日,由于头天就已经发生过几次小型地震,学校便在操场上搭建了10顶帐篷,供学生们临时避难。强震发生当晚,正值周五,学生放假,这里便成了部分村民的庇护所。

22日下午,武汉晨报记者看到,秀岭小学安置点水电都已接通,食物供应基本充足,由于地震对学校设施破坏不大,村民们甚至还能用上学校太阳能水箱供给的热水。

老人告诉记者,震后约3小时,救援人员到达了村里。电力抢险人员为他们恢复了电力,消防人员对村子的受灾情况进行了排查。后来发现,村里虽然房屋受损严重,但无一人员伤亡。

一位救援人员告诉记者,所幸21日强震前有很多小地震,村民们有所警惕,大多没有住在屋里,因此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伤亡。

其实,当晚在6.4级强震前,还发生过一次5.6级地震,村里大部分人都因此转移到了院坝等空旷地带,村干部和几位村民四处提醒,要求村民不要进屋。

如今,提到当时的场景,老人的侄孙女张春梅(化名)仍心有余悸。她在县城一所小学教书,丈夫是秀岭小学的校长,夫妻俩都是秀岭村人。

强震当天,学校放了假,她想起连日来的地震,于是便想着回家看看。看过父母后,她又跟丈夫去看望了公婆。见到老人时,他们正在屋里睡觉。

于是,张春梅立马将公婆叫到了院子里,“幸亏我叫得及时,不然后果想都不敢想。”

也就是转瞬之间,强震突然来袭,剧烈的震动把山路撕开了口子。“地震过后,我回去一看,公婆睡觉的房间都被埋了。”

秀岭小学安置点。武汉晨报记者 陈伟 摄

余震:都习惯了

强震过后,则是接连不断的余震。

仅从21日20时56分到22日7时的11个小时里,余震就达到了398次;到23日12时为止,3级以上地震就达到了40次。

连日来,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轻轻撞击掀起的涟漪,让身处震区的人们整日胆战心惊。

上厕所害怕,睡觉害怕……仅22日一晚,记者感觉到的地震就有将近8次,狗叫声响了整夜。临时安置点的居民时不时起来巡查,生怕出现什么异常。

“都习惯了。”村民们无奈地笑笑。这样的日子从18号开始已经持续了5天,张春梅说,“听说余震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大地摇摇晃晃,人们冒险进入被地震撕开裂口的房屋,与恐惧争抢食物和棉被。“我老公抢了两次。轻轻地进去,抱着棉被就跑。”

“好的是,政府和志愿者调配的救灾物资到我们村比较及时。”到23日,村民们已经吃上了米饭,临时的餐桌上摆上了三菜一汤,甚至还吃上了肉。

“政府给我们调配了部分,我们从房子里拿回了一些,能够保证大家吃上饭。”

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涌入这里,为他们带来紧缺的物资和食物。震后第二天,一个年轻的姑娘从丽江驱车2百多公里,放下2箱矿泉水和3箱泡面就走,这成了安置点41名村民第二天一早的食物。

23日中午,广东一支救援队拉来了一整车的救援物资,负责人说,他们已经跑过了三个村,“灾后,难免会出现物资调配不及时的情况,我们作为政府救灾力量的补充,主要是寻找这些地点,保障受灾群众的吃住。”

房屋毁了,但生活还要继续

如果说,无休止的余震是刺入村民们指尖的芒刺,那么摇摇欲坠的家园和暂停的经济生产则将是长久缭绕在他们心中隐隐的心事。

震中秀岭村海拔2200米,距离漾濞县城直线距离5公里。这里位于苍山西侧,属横断山支脉,著名的史迪威公路(滇缅公路)穿村而过。

村子海拔高,果木繁盛,前几年,村民们以栽培核桃为主,辅以梨、药材等经济作物。但近些年,核桃跌价,转型养猪开始在村里兴盛。

张跃先住在杨梅岭,这里位于秀岭村中部的一个小山坳里,距离秀岭小学不足500米。正因为如此,秀岭小学安置的人一大半都是杨梅岭人。这里聚居了一个大家族,五代人住在一起。

张跃先则是第四代中最年长的大哥,和家族第一代唯一在世的张文俊老人一样,他也从未料想到祖上留下的房屋会在强震中毁于一旦。

地震后,他的房子外墙被撕开了数条口子,门前,破碎的瓦片散落满地,屋里一片狼藉。相关部门认定,房子已经成为危房,无法继续居住。

这意味着,张跃先一家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都将无家可归。

23日早上,张跃先家的母猪下了崽。武汉晨报记者 陈伟 摄

但生活仍将继续。

23上午,张跃先家的老母猪下了崽,一共12只,他远远地望着眼前这群幼小的生命在老母猪的肚皮下蠕动,愁容爬了满脸,“生在这个时候,太可怜了。”

以往,母猪生产,要提前给母猪换圈、做生产护理,猪崽生下后,需要剪脐带、断尾等一系列护理工作,但这次,情况并不允许。好在,老母猪平安生产,猪仔们也很健康。

但让张跃先更加头疼的还在后面,他家养了8头母猪,20多头肥猪,还有6头牛,其中一头牛还将临产,这些牲畜每天消耗大量的饲料,而且随时还面临着圈舍倒塌的问题,如果牲畜死亡,那么一家人的经济收入将受到影响。

在秀岭,玉米和小麦是最主要的作物。当下,正值玉米播种季节,村民们担心余震影响播种。

但在秀岭村,人们生活还在继续。男人们忙前忙后盘算着这个临时家园的物资,女人们围坐在一起准备着下午的饭菜。炊烟缭绕,盘旋在营地上空。

秀岭小学的校长说,不久,学生就将开学。“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得继续。”

(来源:九派新闻 采写:武汉晨报记者 陈伟)

【编辑:符樱】

(作者:陈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