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语文如文火慢炖,学生方能收获“稳稳的幸福” 新村小学打造“生态”语文特色课

长江日报6月4日讯 少则得,多则惑,欲速则不达,语文教学尤其忌讳一个随波逐流的“快”。6月4日上午,江岸区小学学科特色校建设展示活动在新村小学举行,新村小学语文教研团队展示的“生态”语文令人眼前一亮。老师们认为,教语文如文火慢炖,老师要主动营造“三好”课堂,让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语文学习,都收获“稳稳的幸福”。

新村小学学生展示情境诗朗诵《少年中国说》。(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摄)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张晓菁解说“慢”语文。(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摄)

在各行各业都在追求快捷高效的当下,在“快点,搞快点”的催促声成为许多家长口头禅的成长生态中,“生态”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慢”下来?对此,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新村小学语文教师张晓菁认为,“慢”语文,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规律。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掌握一种工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文思想的内涵也需花时间体验。学习也是一个慢的过程,需得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陈丹老师主讲《形形色色的人》。(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摄)

在随后的展示环节中,该校低中高3个学段的语文教师分别通过《动物王国开大会》《自我介绍》《形形色色的人》等三个教学教研片段,进一步诠释如何营造“三好”课堂,引导低年级学生培养好习惯,中年级学生习得好方法,高年级学生激活好思维。

语文教研团队开展“生态”语文教研。(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摄)

胡婷老师分享“三好”课堂心得。(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摄)

“与其求快、求急、求成,不如求稳、求实、求效。”张晓菁说,“慢”语文是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依据语文学习的现状,依从语文学习的规律,重视语文学习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通过“慢”语文,帮助孩子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夯得更“实”,基础打得更“牢”,学习之路走得更“远”。

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新村小学校长董琼表示,“慢”语文是一种生态语文,需要三根支柱,除了有“三好”课堂,还要有“造血型”教研和“阅读场”。近几年来,学校通过三阶教研提升教师的素养,培养人才梯队,形成自我“造血”功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江岸区教育局“阅读改变教育”的精神指引下,学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阅读场”、让学生“沉浸”其中,汲取营养,快乐成长。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杨再隋全程观摩展示活动。杨教授表示,新村小学的“生态”语文教学理念展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犹如阳光雨露滋养学生。独特的“三好”理念,即好习惯、好方法、好思维,三者相互贯通,不同年段又有所侧重。低年级培养好习惯,强基固本;中年级习得好方法,承上启下;高年级激活好思维,提升发展。最终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后续的学习有后劲。希望每一个老师要坚守心灵的纯净,坚守教育的尊严,敬畏教育学的规律,敬畏我们的学生。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朱洁)

【编辑:舒筱】

(作者:向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