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生活的追忆:明清学校日常生活史》

    申国昌 等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九月开学季。古代的学校什么样?

    本书主要研究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共472年当中发生在中国各学校教育场景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日常、具体、微观的活动,包括国子监、府州县学、书院、私塾等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社会活动、服务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生活、课外活动、文体活动、教育实习、社会服务、师生关系等,探索这些活动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从而实现对明清教育活动的“原生态”研究。

    《霓虹灯外:20世纪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美]卢汉超 著  段炼 吴敏 子羽 译

    山西人民出版社

    《霓虹灯外》是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著作。本书梳理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转变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各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层次,并以人力车夫为例,描摹了移民群体在当时的生存状态。通过对上海棚户区及石库门里弄的生活场景再现,卢汉超对上海中下阶层市民的居住空间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和细致的描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全方位展现了传统力量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非凡韧性。

    《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

    黑陶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今年是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华彦钧诞辰125周年,虽然《二泉映月》的旋律几乎人人熟知,但我们依然对华彦钧的生平知之甚少。《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是一本围绕华彦钧的口述史,在这些被“抢救”下来的回忆中,阿炳身世坎坷,以当街卖艺为生;他琴拉得极好,又虚心好学;他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夫妻俩都抽“大烟”;当有人愿为他的《二泉映月》录音时,他起初满口回绝,只说是混饭吃的玩意儿……如果你想从中系统性地了解阿炳与民间音乐史,那这本书无法满足你的期待。它只有一些残破的记忆片段,读来不免有支离破碎之感。但残破的回忆反倒有种历史无奈的沧桑感,一如那个时代民间艺人的处境。这些片段当然无法等同于真实,但至少让人们心中的阿炳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

    《从迦太基到迈锡尼:世界文化遗产旅行笔记》

    高山云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高山云,本名吕烈丹,考古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从事史前考古、农业起源、史前自然环境变化、文化遗产管理和博物馆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作者亲身游历了51个世界文化遗产地点,展示了它们的自然人文景观,其中包括法国拉斯科山洞里的猛犸象壁画、英国索尔兹伯里的巨石阵、约旦的玫瑰古城佩特拉、中南美洲玛雅文明的遗址、突尼斯的伊斯兰文明古城凯鲁万、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德国天鹅堡……本书为酷爱旅游、喜欢历史的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按图索骥”的导览方式。

    《往事与随想》

    [俄] 赫尔岑著  项星耀 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赫尔岑既是思想家,也是文学家,曾影响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心灵史巨著,是赫尔岑用血和泪写成的回忆录。全书所述历史包含广泛,拿破仑一世、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别林斯基、恰达耶夫、巴枯宁、马志尼、蒲鲁东、拿破仑三世等人物纷纷登场,鲜活生动,妙趣横生。这本书是俄国文学的伟大纪念碑。 

    (整理:叶军)


(作者:整理:叶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