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界同仁评价李德威:他总是把最艰难的研究留给自己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6日讯(记者黄琪 见习记者李玉莹 )9月16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克信教授出席了李德威教授的追悼会,张克信教授感叹地说:“老李总是把最艰难的研究留给自己,就是一个对学术这样执着的人,如今离开了我们。”

自己掏荷包请班上30名学生“上馆子”    

张克信教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1999年至2001年期间,李德威教授在青藏高原进行“西藏1:25万定结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他研究的地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总面积达32000多平方公里。喜马拉雅山脉南面平均海拔高达5500-6000米,交通情况很差,几乎找不到路,而北面平均海拔比南面低1000米,有国道与外界相通。

项目进行中途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也参与进来,此时张克信教授建议把南面条件更艰苦的地域划分给湖北省地质调查院,遭到李德威教授的反对。李德威教授说,南面条件虽艰苦,但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研究这一块的地质,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执意把最艰难最苦的研究工作留给自己,李德威教授工作中一贯如此。”张克信教授说,“他还有一个特点,对待教学、对待学生十分仔细。”

2014年,张克信、李德威两位老师一同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的教学基地带实习学生,二人同住在一个房间,各带一个班级。按照教学安排,教师上午教学,中午12时半回住处吃午饭,下午在房间整理资料,但李德威老师遇到学生有疑问时,经常讲解到下午三四点,直到师生都饥肠辘辘,才发现时间不早了。李德威教授便自己掏荷包请班上30名学生“上馆子”。李德威教授说:“学生大老远来实习也不容易,我一定得好好教他们。”

“李教授对待教学满腔热忱,时常为学生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这是我由衷敬佩的。”张克信教授说。

他对真理有执着的追求

曾经和李德威教授有过合作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尹安教授是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对于李教授逝世,尹安教授深感悲痛,他说,“十年前,李德威教授来到我校做一年的访问学者,这使我们有朝夕相处的机会。我们在一起合作的时光非常开心,并在一起写了一篇关于藏南的文章。他对科学有无限的献身精神,看不见一点点现代人常有的功利行为。他的科学兴趣极其广泛,对真理有执着的追求。他对大地构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使我们的友谊在激烈的科学讨论和争论中建立起来。他思维敏锐,对西藏及中国的区域构造地质如数家珍,使我受益匪浅。”

尹安教授介绍,李德威教授回国后,他们又一起在藏南工作。“他登山像只山羊,快得很!野外功底非常好,认真,细心。他每天都是那么乐观,早早的起来,准备着一天的野外工作。在闲暇时也会讲起他的家人。他非常为儿子自豪,因为他的儿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围棋高手之一。”

“近几年虽然不常见面,但我们总有书信来往。李德威教授常常和我分享他学生的工作,对自己的学生有无限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尹安教授说,“今年早些时候接到他的邀请参加海南的地热大会,因为时间冲突,没能参加,失去最后见面的机会。李老师走了,地质界失去了一个把自己一生献给钟爱事业的人!而我,失去一个心灵相通的挚友。”

李德威教授的2013届研究生,现在南京工作的史洪峰特地从南京赶回武汉,送恩师最后一程,下午又赶上回南京的火车。史洪峰说,“近两年,李老师在海南搞研究。我有时看到李老师凌晨两三点QQ还在线,给他发消息,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复。李老师搞科研犹如上瘾,真到了忘我的境界,总是忘了按时吃饭和休息。”

网友怀念李德威:“对不起,我是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著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临终用力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10个大字的事迹,引发网友热烈讨论。长江日报梳理发现,发表留言的,不少是李德威的学生,也有业界和学界同行,还有一些,是过去可能不曾听过这个名字、却为这位教授的故事引得潸然泪下的普通网友,纷纷表达出敬佩和感动。

李老师曾帮研究生交学费

@宝石矿物研究博士后:2014年李德威教授在周口店带学生实习,我刚好也在那带班,所以幸近距离接触李教授。李教授不仅学识渊博,性格也很好,对年轻老师有问必答。带本科生实习期间,李教授时不时把本来中午前就该结束的野外实习坚持到下午,就是为了在野外教学生更多的知识。回基地食堂没饭,李教授自费请全班学生吃馆子。

@奶油桃子Goce:沉痛哀悼李德威老师。在车上看到地学院同学的消息,瞬间泪目,始终不敢相信。大二有幸上过李老师的构造地质学,至今仍记得课上老师讲述的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热动力驱动等等。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从未动摇过的科学信念真的影响了很多人,前段时间还和室友提起过他,他是否定板块第一人,为中国地震研究作出过突出贡献,他是一位认真负责,值得尊敬的好老师,是一位爱工作胜过爱自己的好老师,一切发生的太突然,真的好难过。老师千古。

@宗赞小王子:去年还听了老师的讲课,听完之后真的是感觉给我展现了一个新世界,突然得到老师病逝的消息,心中五味杂陈。老师一路走好。感谢一课之恩。

@玉龙roc:好怀念李教授给我们上的大地构造课程,中国大地构造专业的重大损失!英年早逝!默哀!

@没有昵称的巨蟹:他还会帮研究生交学费,多次教导我们后辈做科研要认真!

@songs我思故我在:想起了小时候被教的那句名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李老师的专业里就化成了:开发固热能,中华能崛起。这更多是对自已学生,自已事业继承人的勉励。

@曲海峰-:李老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冲锋,并用已无力握笔的手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科技界正是有这些具有“国家精神”的斗士,才真正用原创的脚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步一步……向老师致敬,请安息。

@浩子1092:李教授的离开在我心里炸开了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和您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每次听您对地质构造的阐述我都如痴如醉。李德威教授的逝去,是中国地质行业的巨大损失,您有太多太多心愿还未实现,就这样走了。天妒英才啊!愿李教授老师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病痛。

弥留之际全身浮肿,依然在说项目人员安排

@汇燕1:真正的科学家,潜心研究三十年,耐得住冷潮热讽,耐得住独立研究的寂寞。经过艰苦的努力,获得震惊地学界的伟大成果。地壳下的《板块结构学说》被他颠复。他的《层流结构假说》获得大量证实。从而确立了《中国的地学研究》成为引领世界的傲然地位。请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李德威教授。五十六岁的年纪逝世,令人扼腕悲痛。但他弥留之际,《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无疑是献身祖国科学的巨大精神財富。

@清丽58: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李德威是祖国忠于事业的好教授,他的病逝使中国地质学的研究少了一位研究地质的楷模!地质学家也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他们默默无闻地为探索地壳运动及变化规律,风餐露宿,饱受饥饿摧残和险涯绝壁,甚至跃过活火山,断涯,生命悬垂一线,不为“评职称,放弃创建自己理论”的梦想!他们是党的好儿子,恪守不渝的地质学家!他们是时代讴歌的中国脊梁!

@陈爸3653:这就是科学研究,许多新理论自古就难让人理解,而且还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坚持。终其一生,能得其理论之一角已相当不易,更何况是全貌。敬重教授的品格,希望后辈能继续教授未尽之事业,勿务名利,踏实求实。

@采菊东篱33564821:一个56岁的中国人真正的精英学者走了,本该是年富力强、正大有作为的伟大学者,却因天妒英才而逝。他一生执著于学术研究,高处不胜寒,他一生为创新理论、叫板于权威而求索,被视为傻子,他,就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李德威教授。“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在他为中国的未来提起一盏明灯的时候,我们深深地为这位科学家而折服。向他致敬!

@张桂清的昵称民族之魂:痛悼与我同年岁的李德威教授千古,我们的国家有了这样的创新人才,才能使祖国更强大,才能使我们的祖国在各个领域站在世界的前到,他的逝世使我们又失去了一位创造性人才,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使我国地质界失去了一位科学家。愿李教授一路走好!

@海上的风521:病重之际,同事到医院看望李德威,“当时他己浮肿得很厉害,艰难地握了手。他一见到同事说的却是项目的人员安排,他说自己已经没力气了,希望学校能继续把事情办成。”从李德威夫人口中得知,他的病情十分严重。

@疼痛科贾医师: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一位真正的名士,呜呼: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壮志未酬身先躯,忠国事母皆留憾……那用最后的热血挥就之遗言,令人不忍目睹:国失英才,家失支柱。李教授一路走好!李夫人(夏老师)多保重!

@石头上善若水:十几年前还和李教授有过一面之交,一起到武昌火车站,他接儿子,我接外甥,外甥和他儿子李喆是同门师兄弟,那时候看到李教授穿着朴素,一件T恤一条短裤一个双肩包,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学生非常年轻,今闻此噩耗非常痛心不已,李教授的离去是国家的损失,是家庭的不幸,愿李教授走好,他的妻儿身体健康!

许多陌生网友也纷纷悼念

@风吹牛鞭摇:对不起,我是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

@Ammon_也跟我抢:看着这颤抖的字迹,喉咙却被千言万语堵住了。

@猫叔爱大米:这才是我们应该崇拜的明星,国家栋梁。

@Q奇峰:看着病危中写下的扭扭曲曲的字迹,眼睛发酸!这种人是最伟大的!

@世间缘法:看到他的临终遗言,瞬间被感动!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共和国的脊梁!还追什么明星,这才是真正的明星!

@伊醉芳羞1:我为国家有这样的人而感到自豪,国家应该为有这样的人而感到荣幸!

【编辑:刘思】

(作者:黄琪 李玉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