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17棵青松的信念传承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他们靠的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最重要的信念就一条,就是相信共产党,相信红军,相信跟着红军走就是有前途,相信共产党做的事情就是为穷苦老百姓好。”

       6月2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2017级学生华志鹏,通过手机与远在500多公里外的父亲华盛视频连线。

       镜头里,再一次出现了他家乡后山上那17棵他熟悉的松树。

       红军烈士后代华盛讲述17棵松树的故事。记者刘斌摄

       华志鹏的家乡,位于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后山茂密的树丛中,这17棵意义非凡的松树,在当地被称为“信念树”。

       1934年,华屋17名青壮年,随红军队伍长征出发前,相约在家乡后山每人种下一棵松树。

       17棵意义非凡的松树,在当地被称为“信念树”。记者刘斌 摄

       

       “先辈们当年种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理想信念”

       华志鹏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17棵松树中的一棵,是他的曾祖父华桃生在87年前种下的。

       “他们去打仗,为什么要种树?”儿时的华志鹏曾这样问父亲。

       随着年龄增长,华志鹏逐渐明白,这17棵松树就是17位红军战士的化身:“先辈们当年种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理想信念。”

       “爸爸去哪儿了?”80多年前,华从祁也曾经问过母亲一个问题。

       2021年4月27日,87岁的黄沙村华屋村民华从祁老人向长江日报“华彩长江,激越百年”采访团,回忆起那段历史,回忆起母亲当时的回答,“你爸爸当红军去了很远的地方,这棵树是爸爸种下的。你想爸爸的时候,就来看看它、摸摸它,爸爸就会在你身边!”

       老人操着客家乡音断断续续地向采访团讲述着这些人,这些树,这个红军村的过去和现在。讲述间,不时用手抹一把眼角渗出的泪花。

       华从祁没见过父亲,父亲华钦材随红军队伍出发后一个月,母亲生下了他。

       当时仅有43户人家的华屋,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1934年,长征出发前,华钦材等17名参加红军的青壮年在后山种下树后约定,如果有人牺牲了,活着的人要为他照顾好父母,而且要照看好这些松树。

       树就是人,人就是树。

       华从祁老人的三层小楼,客厅宽敞明亮,家电一应俱全。记者刘斌 摄

       华从祁的记忆中,从小到大,父亲出征前种下的这棵松树,在他心目中仿佛就是父亲的化身。

       华从祁的记忆中,母亲时常会牵着他的手,来到这棵松树前,站上一会,摸上一阵。

       华从祁的记忆中,凝视着那棵日渐壮大松树的母亲,一直在等,一直在盼。

       17棵青松苍翠挺拔,17位勇士却没有回来。

       1983年,华从祁没有等回父亲,等到的是当地政府送到家里的一份烈士证书。


       “参军前种树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这是一种信念的传承”

       采访团随黄沙村支部副书记华盛来到后山,这里建有一座纪念亭,亭内一块石碑上刻有17名勇士的名字、年龄、部队番号和牺牲时间。

       17棵松树,散布于距纪念亭不远处的树丛中,每棵树的树身都钉有一块写有烈士姓名的木牌,并系有一根红丝带,每棵树下的烈士纪念碑前,都残留着燃烬的香烛痕迹。

       华盛说,每逢烈士纪念日,人们会来这里缅怀先烈。这17棵树是华屋村民眼里的信念树。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17棵信念树的故事仍在延续。

       在烈士林的东北面,华屋人又开辟出了一片青年林,11株小松树正在茁壮成长。

       华盛说,这些年,华屋村的11名入伍青年,先后来这里种上一棵青松。“在华屋,参军前种树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这是一种信念的传承”。

       这种信念也在华屋所有青年的血脉中传承。学好本领,才能挑起建设祖国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华屋人这样教育子女。在村史馆的墙上,展示着一张村里历年大学生名单,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还有的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中不少是红军后代、烈士后人。

       乡村振兴的事业,同样需要理想和信念的支撑。2016年,村民华小英利用华屋自产的百香果、萝卜等农产品,开办了泡菜工坊,创立了“华嬷嬷泡菜”品牌。经过努力开拓,“华嬷嬷泡菜”网上热卖。

       在华屋的村口,采访团看到一个农村e邮服务站点,“华嬷嬷泡菜”和村里的特色农产品,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现在过上的幸福的生活,缘自先辈们当初坚定的信念”

       空中鸟瞰,华屋村一边是白墙青瓦的三层楼房,一边是残破不堪的土坯老屋。记者刘斌 摄

       一片白墙青瓦的三层楼房,一片残破不堪的土坯老屋。华屋村的这样一番对比图景,让采访团感受到一种时空穿越般的反差。

       走进一间间墙皮剥落的土坯老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土灶台、一张张木板床。这背后,一段满目疮痍的历史,不忍回望。

       因为战争创伤、资源匮乏、耕地贫脊,加之劳动力短缺,过去的华屋贫穷不堪。

       岁月流转,时间为证,17棵青松见证了华屋村土坯老屋变“华屋”的华丽转身。

       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华屋被列为瑞金市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示范点。

       2013年,一座崭新的村庄在这里诞生。那是一个晚秋之夜,华屋人用最原始却最公平的方式抓阄分房,66户村民全部迁入白墙青瓦的新居。

       华从祁告诉采访团,喜迁新居的那一天,他带着家人来到后山,来到父亲当年种下的那棵松树前深深鞠躬,“爸爸,我们搬新家了,我们现在日子过好了。”

       为铭刻这番变化,村里保留了部分土坯老屋。村里破败的老祠堂,也翻新建成了村史馆、烈士祠。

       走进华从祁老人的三层小楼,客厅宽敞明亮,家电一应俱全。采访团随老人进入厨房,时尚的厨柜与城市家庭无异。老人拧开水龙头,管子里流出清凉的山泉。老人介绍,这里的家庭用水两路供水,山泉水如果不够,会自动转换成自来水,“现在的生活好了,和过去大不一样了。”华从祁老人咧开嘴,笑得灿烂。

       华从祁说,他的小儿子华水林之前一直在广东打工,2015年选择留在家乡加入果蔬合作社,种植蔬菜和特色水果,产品经电商平台和周边果蔬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华盛说,依托“十七棵松”这张红色名片,华屋村不仅全村脱贫,“还奔上了小康”。村里采取“公司+村庄”模式,引导村民组建起华屋乡村旅游公司,大力发展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农家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

       “我们这里有山、有水、有故事、有未来。”对华屋,华盛满怀憧憬,对先辈,华盛满怀崇敬,“我们现在过上的幸福的生活,缘自先辈们当初坚定的信念,他们的奋斗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九旬老夫妇红井圆梦

       瑞金沙洲坝的一眼清洌水井,如一块磁石,吸引着八方游客。

       喝上了清甜的井水后,村民们在井边立起“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记者刘斌 摄

       “这水真甜!”2021年4月27日,拎起井中的水桶,大口喝过井水,65岁的李佳润直呼痛快,“盼了想了多少年,我终于尝到了小学课文中的这口井水啦!”

       3月初,成都人李佳润与妻子开始自驾行游大半个中国,特意绕一个大圈来到瑞金,来看看这口传说中的红井,“我是党员,也曾是一名军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我很感恩!”

       在瑞金红井景区,采访团遇到了一对年约九旬的北京老夫妇。他们随女儿、女婿来这里进行红色探访。

       老夫妇的女婿叫苏毅铭,今年63岁,是一位旅游达人。他的抖音号“50后的游记”拥有不少粉丝。

       苏毅铭告诉采访团,他90岁的岳父和88岁的岳母一直有心愿想来瑞金,想看看儿孙辈课本里的红井,这次他们报团为老人圆梦。

       苏毅铭说,这次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记录红色之旅,获得大量粉丝的关注、点赞、留言,让更多年轻人通过这种方式接受到红色教育,“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采访过程中,不断有游客以拎起水桶、拍照留影的方式,亲历这段被写进小学课本的历史。

       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叶坪迁到沙洲坝。毛泽东发现这里的村民饮水困难,于当年9月带领政府工作人员选址开挖了一口水井。喝上了清甜的井水,村民们在井边立起“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

       红井旁,通过一曲《苏区干部好作风》的赣南山歌,瑞金市委党校培训中心主任赵长峰的讲述,将一堂微党课《红井往事》,生动地演绎成一台“音乐剧”,引来周遭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

       赵长峰这位80后的“网红党课讲师”,已为全国各地学员宣讲2000多场,培训学员近6万人。

       穿行在瑞金的红土地上,采访团深深感受到:一处处旧址,就是一段段红色的历史;一件件文物,就是一位位历史讲解员。


       大学生辞职回老家讲红史

       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一座炮弹形状的“红军烈士纪念塔”竖立于红军广场,塔身布满石子。塔的正前方地面上,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大字,与烈士塔形成一幅完整的构图。

       塔的正前方地面上,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大字,与烈士塔形成一幅完整的构图。 记者刘斌 摄

       当时瑞金县有24万人口,参加红军支援革命战争的有11.3万,5万多人为革命而牺牲。真正留有姓名的烈士,只有17166人。

       4月26日,在向采访团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讲解员胡雅文的眼中,泪光闪闪,“纪念塔塔身上面的每一粒石子,都是一个英魂,记载着一幕幕为革命的胜利,不畏牺牲的感人画面。”

       28岁的胡雅文从小随父母在广东生活。父亲在广东开办了一家工厂,效益不错,一家人生活富足。

       胡雅文说,她201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佛山一家公司工作。2016年底,听说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招聘讲解员,她辞去佛山的工作,成为叶坪旧址管理处一名讲解员。

       “其实,这也是我父母一直以来的一个心结,他们长年在外打拼,希望后辈们对于家乡的历史有所了解。”胡雅文说,她选择回乡做一名讲解员,是想通过自己让更多人了解瑞金,了解这段红色历史。

       “送郎当红军呀,阶级啊要认清。地主啊豪绅呀,剥削我穷人,哎呀,我送郎当红军。”胡雅文用一首《送郞当红军》结束了讲解。

       歌词简洁,曲调悠扬,游客们往往会随着旋律,闭上眼睛,沉浸到那段红色岁月中……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郑萌 蒋立青 金文兵 陈永权 赣州师范高专大学生记者傅强 华健 发自瑞金)

       【编辑:王吉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