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父子53年接力打捞“红军长征出发史”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红军长征出发集结地于都强调,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走在街头,遇到上年纪的人,52岁的张小平常会主动上前搭个话。他说,多年来,他养成了这么个习惯,“希望能从他们口中了解更多于都的历史,记下来,传下去。”

       抱出厚厚一摞“有些年头”的笔记本,小心翼翼地一本一本铺陈在桌上,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告诉长江日报“华彩长江,激越百年”采访团,“你们看,这是父亲多年搜集、记录的寻访笔记,这里面还有一些群众的口述实录。这是他留给我的珍贵遗产,我现在在一本一本补充整理。”

       于都,赣南小城。1934年,8.6万中央红军在这里集结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伟大的长征精神从这里发韧。

       于都,这座小城,张小平和他的父亲张德美,53年接力打捞着那段“红军长征出发史”。

       16本寻访笔记拾遗“长征出发史”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陈列有一张“于都县参加红军人数统计表”。

       张小平向采访团介绍,从1929年到1934年9月,于都这个当时只有30万人口的小县,共有68519人参加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于都籍红军,有姓名可考的1.63万人,大多数烈士没有留下姓名。”

       “每一个烈士都值得被后人铭记。哪怕多找到一个烈士的姓名,这样的打捞就有了价值!”随手翻开一本记录本,张小平说,“这些年,我和父亲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尽可能多地还原那段‘长征出发史’。”

       张小平的父亲张德美曾任于都县委秘书。1968年,县里筹备组建“毛泽东在于都革命活动办公室”(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身),张德美被临时抽调前往做资料寻访工作,“结果他的全部心思都沉浸到这个关于长征出发的各段历史中,一辈子都没走出这个圈子!”

       这之后的18年,张德美的足迹遍布于都的角角落落,踏访了三分之二个中国,寻访到两百多位与长征出发有关的亲历者,记录下满满16本笔记本。

       张小平说,只要与“长征出发”相关,父亲都会尽量去寻访、并作好记录。其中的很多记录、很多故事,经考证后,被编入于都纪念馆档案卷宗。

       翻开桌上的那些笔记本,字迹工整。“老爷子做事认真。”张小平说,父亲这么多年做的事,无非是两件:将搜集到的一张张纸片、一个个物件,串起那段红色的记忆;通过当事人的讲述及物证,为一批苏区老干部证明身份,恢复了待遇。

       张德美的笔记本里,记录着这样一段为红军交通员证明的经历。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一位老人找到张德美,称自己当年是邮递员,曾经为红军送过情报,想通过张德美为他证明身份。

       上级的名字说出来了,送信的线路也说出来了,老人还提供了一些没有盖戳的老邮票。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张德美开始为他奔走,最终为老人恢复了待遇。

张小平说,父亲从没日没夜的寻访中收获着快乐,“每每有收获,老爷子常会兴奋得手舞足蹈。”

      “长征途中什么事最快乐?”

       1986年,张德美退休,张小平“顶职”接班。

       张小平说,最初,他只是把“接班”当成一个工作,并一度不解,枯燥的寻访和研究,何来快乐?

       张德美留下的笔记里,老百姓帮助红军搭桥渡河的故事场景,呈现在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记者刘斌 摄

       张小平回忆,参加工作不久,父亲给他出了个题:去了解关于红军长征的十个问题,“你去找人,去查资料,熟悉这段历史。”

       翻开一个笔记本,采访团看到这样一段寻访笔记:“吃了晚饭,我们从大岭下出发,进县城北门直街,经银行门口过浮桥……1968年9月4日,在西郊公社易诗佳同志家中”。

       张小平说,这位易诗佳老人,他后来见过一次。对于那一次的经历,他印象深刻。

       “长征途中什么事最快乐?”上世纪90年代初,张小平回访父亲曾寻访过的老红军易诗佳,并将父亲当年给自己出的考题抛给老人。事先,张小平在脑海中构织出各种答案:打胜仗、立战功、喝大酒……

       老人笑呵呵的回答让年轻的张小平惊讶不已、触动不已:“过草地走大半天,终于找到一块可以歇脚的地方,太阳照着,剥开棉袄抓虱子。这就是快乐!”

       这是怎样的一种信念?

       张小平说,他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开始逐渐了解红军长征这段历史,也开始理解父亲毕生的坚守。

       2003年,于都筹建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为充实资料,张小平前往北京。

       那一次,张小平从北京带回三份珍贵资料:红军长征前十天的行动日程表;红军南渡贡水计划表;红军各军团人数、武器弹药数据表。

       “那一次,老爷子开心坏了。”张小平说, 这些史料还原了当年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的完整过程。大海捞针般淘出的这三张小纸片,进一步确立了于都在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地位,现已成为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2006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张德美突发脑溢血去世。张小平继续整理父亲留下的那些笔记本,沉迷其中。

       通过张德美的笔记,人们知道了一口留有弹孔行军锅的故事,人们知道了一床丝绸被面的故事,人们知道了一枚公章的故事,人们也知道了老人捐出棺材板帮助红军搭桥渡河的故事……

       张小平说,“老爷子留下的这六七十万字,再现了一幅鲜活的长征出发历史图卷。”

       “红色接力在女儿的画笔中延续”

       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入口处的墙上,是一幅由80双草鞋组成的中国地图。

       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为“不让一个红色战士赤足作战”,苏区群众制作完成了20万双草鞋:母亲做给儿子、妻子做给丈夫……更多的苏区群众背着打好的草鞋赶到于都河边,把草鞋送给途经的战士。

       张小平整理父亲遗留下的珍贵笔记本,沉迷其中, 很多史料还原了当年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的完整过程,现已成为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记者刘斌 摄

       红军战士穿着一双双苏区群众亲手编织的草鞋,踏上伟大征程。

       “二万五千里长征,战士们是穿着草鞋走出来的。”这幅地图是张小平2016年的一个创意,“80双草鞋代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中国地图则寓意红军脚穿草鞋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迎来了一个新中国。”

      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入口处的墙上,是一幅由80双草鞋组成的中国地图。 记者刘斌 摄

       采访中,张小平给采访团讲述了一段难忘经历。

       2006年,张小平参加央视“我的长征”节目,行程145公里,重走长征路。那一次,他从参加活动的一个企业家身上得到了启示。

       抛下这么大的生意,花上几天时间来受这样的苦?有没有做秀之嫌?对于张小平的这个问题,那位企业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他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他的一个朋友,因为生意破产跳楼自杀,他不明白,人的生命为何如此脆弱?他想通过重走长征路,深入了解那一段历史,穿草鞋、啃树皮、吃草根,长征那么艰苦,红军战士靠着什么样的信仰在支撑?

       张小平说,几天的活动下来,那位企业家深有感悟,“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做企业、办实业,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时代如何弘扬和传承?如何能为更多年轻人所接受?张小平说,这个问题,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跳出纪念馆传统的文图布展方式,张小平开始尝试植入现代传播元素,他开始听取女儿的一些想法,并走近与女儿同龄的年轻人。

       张小平说,学美术的女儿张亦男现在一所小学当老师,课堂上,她常会给孩子们讲述这段红色历史;课余时间,受长辈影响,她也拿起画笔再现还原当年的长征出发史。

       爷爷搜集记录,父亲归纳整理,女儿画笔再现。张小平很高兴,“我家这场延续了53年的红色接力,在女儿的画笔中接续。”

       “要想红旗飘万代,关键教育下一代。”通过与年轻人的交往结识,张小平将红军长征出发这段历史,通过直播、视频等新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所了解,“现在来纪念馆参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网上的受众也基本上是年轻人。”对此,张小平深感欣慰。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一个“红军村”的新长征之路

       房屋白墙黛瓦,村道宽敞整洁,墙上几笔田园画卷,村中一弯清水汇聚。春夏之交,700多年历史的赣南古村潭头村,小桥流水,一派江南村落韵味。

        于都县梓山镇的潭头村,村中广场,立有一座红旗状雕塑,上刻“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九个大字。 记者刘斌 摄

       位于于都县梓山镇的潭头村,是当地一个“红军村”,全村33名红军有32位烈士。

       村中广场,立有一座红旗状雕塑,上刻“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九个大字。

       对于雕塑上的这九个字,红军烈士后代孙观发有着切身感受。

       在孙观发开办的民宿的二楼厅堂墙边,一只木质花架上,摆满了一盆盆绿植及一块块奇石。

       退伍军人孙观发告诉采访团,他是最近几年才有了这些爱好,“以前,我是一个不幸的人。”

      孙观发向采访团介绍。 记者刘斌 摄

       2010年,孙观发的妻子不幸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一家人先后到各地积极治疗,花费近五十万元,无奈,妻子没有救回,家庭却背负上沉重的债务。

       有一年过年的场景,令孙观发印象深刻:家里买不起肉,他只得杀了家中下蛋的老母鸡,“要不然,女儿都快忘记肉的味道了。”

       2014年,孙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孙观发说,接下来的几年,他感受到了村子的变化,也感受到了自己家里的变化:帮扶干部带着村民发展光伏产业;入股村里的种养合作社,并去蔬菜基地务工;土地流转有了收益;作为参战老兵,他还享受到了补贴;加上每月政府发放的低保。

       2017年,孙观发家人均收入达到5000多元,实现脱贫。孙观发说,2018年3月,他主动找到村里退出低保,“越努力越幸福,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如今的孙观发,在村里开起了民宿,办起了超市,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的年收入会超过10万元。”

       “过去,我们这个村一共753户人家,贫困户占到109户。”这些数字,曾经深深刻在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的脑海里,“靠着奋斗,2017年实现全村脱贫,我们正在享受幸福。更多的幸福,要靠我们继续奋斗。”

       刘连云说,潭头村现在成立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00多户村民成了股东,打造集特色农产品展销、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吸引着八方游客。

       2020年,于都县接待游客88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6亿元。

       87年前,8.6万中央红军集结于都,开启长征之路;87年后,百万于都人民开启新长征之路,重新再出发!(长江日报特派记者郑萌 蒋立青 金文兵 陈永权 赣州师范高专大学生记者傅强 华健 通讯员黄肖萍 发自于都)

【编辑:王吉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