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1分12秒,武汉15分钟急救圈已形成

长江日报6月18日讯 18日上午,江岸居民范奶奶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家属拨打120求救,从急救站收到来自120调度中心的派车指令到抵达现场,仅仅花费10分50秒。

武汉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刘惠敏(左)及120调度科科长丁一鹛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长江日报记者柯志刚 摄

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武汉市急救中心平均出车反应时间1分57秒,救护车平均到达现场时间11分12秒,基本形成了“急救半径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15分钟”的急救圈。

“这与多年努力密不可分,每提高一秒都意味着患者得到生的机会又多一分”,18日15时,武汉市卫健委与长江日报联合举办的“学党史践行动,健康服务千万家”系列访谈现场,武汉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刘惠敏及120调度科科长丁一鹛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向市民介绍推动院前急救不断“加速度”的各项举措。

刘惠敏介绍,在市急救中心的调度大厅,设有一块大屏幕,当日呼救疾病的实时分类、各类救护车的实时出车情况、不同医院院内诊室都可以被实时直播。

急救中心与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建设,将医院急诊科“前移”至救护车上,通过一体化服务平台,车内患者信息即时传到医院急诊科,实现120指挥调度、救护车、医疗机构之间音视频信息实时传输,开启远程急救会诊模式。

2019年,“急救车让行播报”功能上线,通过与百度地图第三方软件公司合作,只要用户打开导航软件,就能收到让行急救车的播报提醒,目前累计播报量达近百万条,提升了急救服务速度。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急救中心已全面升级120指挥调度系统,使用MPDS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可以对急危重患者实行优先调派,并通过电话实施远程急救指导,使有限急救资源利用最大化。2020年,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指导患者自救互救2万余人次。“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开展智慧急救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使得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治信息互通成为现实,让急诊关口不断前移。

与此同时,急救中心完善“互联急救APP”和“微信急救”的服务功能,实现了呼救者地理位置信息、健康信息和电话呼叫同步到达,提高了急救响应速度。

访谈中,嘉宾介绍,未来5年,中心将建立覆盖全市域的“水陆空”立体急救网络,全市布局110个急救站,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医疗急救圈”、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建成3个空中急救站,打造航空医学救护“1小时急救圈”,在长江、汉江、东湖等地建设水上急救基地3个。

个性化水陆空立体急救覆盖全市

高速上发生重大事故,急需医疗救援,偏远山区危重患者急需转院,但陆路交通转运时间太长,患者无法等待,武汉的立体救援体系可破解以上难题。

而在城市里,急救启动从呼救电话接通的一刻开始,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集现场评估、电话指导、分级处理、急救培训等为一体,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对呼叫者进行无间断的电话急救指导。呼吸机、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等车载医疗设备让急救车变身移动ICU,针对特殊群体,急救车也做好了准备,如新生儿转运车就配备了新生儿监护仪、新生儿心电图、婴儿运输用培养箱等设备。

市急救中心以“五大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开展专科(病)急救工作,建设胸痛、脑卒中、高速公路创伤、新生儿、高危孕产妇、传染病、精神病等特色专科急救站9个,绘制了胸痛、脑卒中急救地图,全面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提高了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质量和救治效率。

救护车同时也是防控的第一道关口,目前,全市所有纳入急救系统的救护车均已配备移动体温枪,患者上救护车后,体温就将被第一时间记录,并上传到相应平台。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就会上传到管理部门设置的监控平台。此外,也能及时把这一重要信息反馈给医院,让医生对有发热症状的急症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或迅速分诊。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罗双萍)

【编辑:张玲】

(作者:刘晨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